七一社區        注冊

張曙光參評院士30人專家團隊幫其寫專著

2013年09月13日08:22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張曙光參評院士專著涉嫌造假

9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張曙光在庭審中。新華社記者 公磊 攝

三天前,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法庭上一席供述,引發輿論嘩然。他稱當年收受企業2300萬元,是因參評院士“需要花錢”。中科院次日發聲明稱,張曾兩次參評落選,未曾收到過與張“花錢參評”相關的投訴。

根據新京報記者調查,張曙光曾為“組織科研成果”花費。他參與院士評選的個人著作,涉嫌由專家團隊在集中時間段內集體完成。另據了解,張曙光被鐵道部推薦為院士候選人時,時任部長劉志軍“集全系統之力”力挺。雖然張兩次參評落選,不過爆出的院士制度問題也再次被關注。

昨天,有相關部門的科技專家向記者披露,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當年參評院士,涉嫌學術造假。

9月10日,張曙光案在北京二中院開庭時,他在庭上稱索賄2300萬系因參評院士“需要花錢”。

據新華社報道,張曙光稱,他先后3次向今創集團總裁戈建鳴索取錢款800萬、兩次收受武漢正遠鐵路電氣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1000萬、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丙玉錢款500萬,均與參評院士“需要花錢”有關

據報道,王建新在接受調查時曾稱,“2008年7、8月,張曙光找我去他辦公室,當時他正在准備第二次申請院士,需要組織科研成果,讓院士們了解他的成果,還要打點評審,需要一些費用。”

昨日,相關知情科技工作者分析,張為參評院士“組織科研成果”,的確曾花費。

早在兩年多前,新京報記者就曾接到張曙光參評院士存在造假的舉報,並進行了調查。張曙光申報中科院院士材料中的部分個人專著,涉嫌由專家團隊完成。此外,張的一些論文涉嫌挂名造假。

【參選】

“超出能力”的專著

鐵路系統內部人士介紹,2007年張曙光被推薦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時,是以鐵道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名義被鐵道部推薦。當時一些老科技工作者反對,主要與參評材料有關。

根據內部人士掌握的材料,2007年張曙光候選院士“被推薦人附件材料”中,張曙光以個人名義出版兩本“專著”:《鐵路高速列車應用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下簡稱《高速列車技術》),《超大型工程系統集成與實踐》。

兩本專著既有理論也含實踐,涉諸多領域及學科,比如,轉向架及輪軌動力學(機械和力學)、列車牽引和制動(電傳動技術)等。

“著這兩本書,需要有很寬的知識面和深厚的理論功底,而張曙光不具備這些條件。”上述內部人士介紹。張曙光1982年畢業於蘭州鐵道學院機械系車輛專業,畢業后在車輛段搞車輛維修工作,后來在鐵道部做車輛運用的技術管理工作。

“他沒有搞過理論研究,不具備寫這些章節的能力。”內部人士稱。

2007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張曙光在列。不過,最終評選結果落選。

上述內部專家分析,這或與張的兩本問題“專著”有關。

相關新聞


中科院學部工作局就張曙光“花錢參評院士”發布聲明

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當庭承認受賄4700余萬元

長沙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宋建桃涉嫌違紀被調查

甘肅酒泉市原政協主席楊林涉嫌職務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

黃石教育局原局長尹國平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圖)

上海鬆江區副區長王軍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圖)

福建南平檢察院檢察長婁彩敏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閆妍、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