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版的“三公消費”
1.“機關食堂”成請客聚餐新場所:部分政府機關在處理一些重要的公務宴請時相當低調、嚴謹、慎重,轉而將重要的客人請進單位小食堂。這些地方,裝潢可能不如高檔酒店,但飯菜之精致、服務之精細、花樣之精准,有過之而無不及。大龍蝦、海參、林蛙,樣樣都有;茅台、五糧液、高端紅酒,客人任選。
2.茅台酒裝進礦泉水瓶:凡事都有變通的方式,喝茅台就是一例,現在通行的做法是,喝茅台把商標先撕下來,更為隱秘的辦法則是,用舊瓶裝新酒,把茅台酒倒進礦泉水瓶。這樣,就既可以“嚴防走光”,又可以讓官員喝好,可謂是一舉兩得。這種不斷翻新的新花樣,讓“八項規定”在實際中執行起來有很大困難。
3.奢侈品發票開成“辦公用品”:一位業內人士說,在中央“八項規定”等措施不斷出台以來,那些從高端白酒、海參和鮑魚裡轉移出來的送禮資金,部分溢到了奢侈品領域。據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在國人奢侈品消費巨額數據的背后,暗藏公款消費、權錢交易等陰影。另外,以往一些單位之間“公對公”送禮不僅難以界定,而且還巧立名目,資金走賬非常方便,通常用“辦公用品”等名義就消化掉了。
4.變著“法子”公車私用,人下車走,人走車來:如果領導干部到朋友家赴私宴,司機把領導送到后,隨即把車開走,等領導需要時再來接;因規定公車不能在夜晚出入賓館娛樂場所,就索性將車停在僻靜處之后再步行前往,以避人耳目。更為惡劣的是,有媒體爆出有些公務車使用者甚至故意以遮擋號牌,或套用軍車牌和假牌等方式逃避社會監督。
八項規定實施半年了,人民群眾有目共睹,上自政治局下到基層,在工作作風上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這裡不做全面分析,隻就其中有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要求進行討論。
公款大吃大喝絕非小事
就我個人出國所見所聞或者從媒體所得到的信息而言,發達民主國家的政要及公務員,對於吃飯的要求都是很低的,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一般沒有等級差別,更不會大吃大喝,用公款吃喝更是非常少見,即使有,也特別節省。比如有些國家的總統,午飯也經常到街頭的餐館排隊買快餐。有些人當了總統,一年要吃幾百份便當。有些國家的軍校,軍官與學員一樣在食堂自己掏錢買飯吃,並沒有因等級而設不同的食堂,吃不一樣的飯菜,更沒有白吃飯的。這些國家的政府官員或公務員或軍官,並沒有把吃喝與身份等級聯系起來,更不會隨意使用公款吃喝。在這些國家,總統或高官吃普通飯菜,並沒有成為新聞,更不會刻意宣傳去感動世人,因為這是他們司空見慣的事情,是不值一提的。
而我國則是公款吃喝非常普遍而且奢侈浪費非常驚人。另外在吃飯上也很注意等級差別。所謂高級領導的“小灶”早就存在了,某些特權部門的“特供”也為民眾所詬病。有些部門的食堂是分不同等級的。這裡面就包含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在內,與現代民主社會格格不入。大吃大喝,花天酒地,也帶有嚴重的暴發戶心理,是素質低下的表現。從社會層面來說,也是文明程度低下的表現。官場的吃喝風帶動了一大片,學術界、教育界等也都加入了公款(包括科研經費)吃喝的隊伍。由此也帶動了餐飲業不正常的興旺發達,有些食品或酒類漲價也達到令人驚詫的程度。政府宴會專用酒也堂而皇之地成為高檔酒的標志。更為重要的是,請吃請喝或公款吃喝背后除了鋪張浪費揮霍公款外,還有拉關系搞幫派或行賄受賄等更嚴重的腐敗行為。有很多時候,大吃大喝的干部還認為自己是為工作而作出自我犧牲了。公款吃喝對市場和社會也產生了不良影響。所以,公款大吃大喝絕非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