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姚雯

救災歸來發表感言

監控鏡頭前接受訊問
曾赴汶川救災的名醫,可惜了!
對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原院長楊湛來說,夏天是個惱人的季節。前年夏天,檢察官到訪如晴天霹靂;去年夏天,法院判決讓他失去自由;今年夏天,囹圄中的他仍陷在深深的悔恨中。
從輝煌職業生涯的高處重重跌落下來,揚起一片塵埃,這種滋味,再沒有人體會得比楊湛更深刻了……
帶隊赴汶川,曾與總理合影
1964年,楊湛出生在一個干部家庭。47年后,他成為醫學博士、頭頸腫瘤外科治療專家,任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醫術精湛、薪資可觀。
身為專家,楊湛有一手“絕活”——頜面整形縫合手術。在這一領域,他擁有業內外公認的好技術。在雲南,要請楊院長親自操刀做頜面整形縫合手術,是很不容易的事。因為楊院長人氣太高,他的專家號不排上幾個月根本沒戲。而在楊湛心目中,其職業生涯最得意的並不是他現今的職位,也不是他高超的醫術,而是他曾任雲南省派往汶川地震醫療救援隊的負責人。
曾幾何時,走進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辦公樓,最先躍入眼帘的就是那道長約20米的宣傳欄,欄內貼的都是楊湛參與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各種現場照。雖然已時過境遷,救援現場那緊張的氣氛仍能從照片裡呼之欲出。廢墟前、帳篷裡,楊湛身穿工作服,眉頭緊鎖,爭分奪秒地忙著搶救。這是楊湛最感自豪的一段經歷。救援工作結束后,他帶回一張與總理的合影,擺在辦公室最顯眼的位置。
淵博的學識、精湛的醫術不僅讓楊湛聲名在外,也為他贏得了更好的工作機會。廣州某醫院看重楊湛的醫術,也看重他在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任職院長以來顯露的管理才能,高新聘請他去當院長。楊湛考慮再三,決定到廣州開創新的事業。他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一定有更廣闊、更美好的天地在等他。沒想到,2011年5月24日,走馬上任前三天,他被昆明市官渡區檢察院反貪辦案人員帶進詢問室。
其實,這件事來得並不突然。之前的多封舉報信早已引起官渡區檢察院的重視,辦案人員一直在暗中搜尋蛛絲馬跡,沒有把握不會輕舉妄動。即將離開的楊湛也確實放鬆了一向緊繃的弦,沒有理會其銀行賬戶一筆50萬元的入賬。而這莫名打入的50萬元錢,就是楊湛的滑鐵盧。
詢問室裡,展現另類“才華”
檢察官打來電話時,楊湛正在開會。接起電話,聽說對方是官渡區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一科李科長,他的心向下一沉。好在掩飾功夫過硬,楊湛若無其事地結束了通話。參會人員沒覺出院長有任何反常,不知道他正在為即將到來的風波做著打算。
開完會,楊湛如約來到檢察院,被請進辦案工作區。坐在詢問室,面對檢察官嚴峻的臉,楊湛並不准備與自己的美好人生告別,因為他另有一番打算,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表演。
首先,拒不開口,以証“清白”。楊湛表情高傲,擺足了院長派頭,對檢察官的提問充耳不聞,似乎因為被“冤枉”而感到委屈,作著無聲抗議。直到檢察官向他展示交易發票、銀行取款証明等証據,他發現不開口不行了,才以事先想好的各種事由進行辯解。
其次,打感情牌,模糊真相。檢察官以証據一一粉碎楊湛的辯解,讓他漸感乏力。於是,他決定向檢察官套近乎以轉移話題。
“兄弟,我看你氣色不太好,是不是哪裡不舒服?你們工作太辛苦,容易引發很多慢性疾病……”楊湛口若懸河地談起了健康話題,還從專業角度分析檢察官們的身體狀況,提供養生建議,願意以自己的醫術幫助檢察官。
“一旦我們上當開始聊天,被他牽著走,就可能一不小心透露案情。”回憶這一幕,官渡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樹還有些后怕。
最后,裝病賣傻,能逃則逃。沒有一個檢察官接楊湛的話茬兒,獨角戲演不下去,楊湛使出最后一招——裝病。“你前面有好多花,千萬別踩到!”他故作神秘地對剛要進門的檢察官輕聲說。人家沒理他,他又喊:“你踩到花了,哎呀,我都叫你小心了!”說完就癱軟在椅子上,口吐白沫。檢察官請來精神科醫生,檢查結果顯示楊湛各方面都很正常。
在楊湛受賄案的卷宗資料裡,檢察官帶楊湛到醫院檢查身體的記錄特別多,可見這病不止裝了一次。有病治病,沒病繼續,辦案人員冷靜應對,楊湛的招數用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