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黃維)“《閑來筆潭》正是官正同志幾十年理論素養和生活積澱的深刻體現,官正同志的勤奮積累,與他愛讀書、善思考、喜文化、親百姓的性格特點有關。”江西省原副省長熊盛文在吳官正同志新書《閑來筆潭》座談會上如是說。
“官正同志有三個業余愛好,第一是散步,第二是下棋,第三是讀書,其中讀書是最重要的。”熊盛文說,“愛讀書是官正同志與生俱來的習慣,培養了他深厚的理論功底。正如他所回憶的,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常趁著拾豬糞的時候到村裡小學看,老師在裡面講,他就在外面記,這種求知如渴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很深。”
“官正同志曾經對我講過,他每天早上四點左右起床,然后看書到天亮,幾十年都是這樣過來的。”熊盛文回憶,“他閱讀很快,博覽群書。記得有一次我們陪同他乘火車去北京開會,當時宣永光的《妄談·瘋語》剛再次出版,在聊天時,有位同志說到此書,以為這樣的閑書他不一定看過,可是官正同志卻能把書中不少的內容說出來。由此可見,他的讀書量有多大。”
“官正同志講話時,歷史人物、警句名言,信手拈來,體現了他多年讀書的積累。”熊盛文回憶起了一段往事:“1996年5月,我陪官正同志去井岡山參加一項公務活動,第二天早上,省委組織部長請他早飯前給省組織部門‘一推三選’青年干部培訓班的學員講話,鼓勵鼓勵。他欣然同意,隨即前往會場,沒有任何准備,以井岡山的竹子為題,引用古人描寫竹子的七句詩,鼓勵年青干部堅定政治方向,關心群眾疾苦,做好廉潔自律,謙虛謹慎,不負重望。200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官正同志與全國人大江西代表團見面,他即席講了半個多小時,歷數江西的優良傳統,提到45位歷史人物,引用了14句名人名言,未帶片紙,娓娓道來,其知識之淵博,從中可見一斑。這兩篇文章整理印發后,都得到人們的好評。”
“官正同志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骨子裡是一位文化人。”熊盛文說,江西一位長期從事文化宣傳工作的廳級干部曾對我說,在省級領導當中,吳官正雖然長期當省長,但對文化工作關心最多,支持最多,出題目最多。“官正同志對‘贛文化’的發展情有獨鐘。他非常支持南昌大學成立贛文化研究所,贊揚他們‘在目前存在一切向錢看的不良傾向時,你們能面向江西,腳踏實地地研究贛文化,很可貴。’他希望研究贛文化的學者們,‘古為今用,不薄古人愛今人’,還鼓勵他們要開發優秀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