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財政局昨日消息,北京將推進“三公經費”預算績效管理,以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部門為試點,加強對“出國考察”等項目資金使用績效的分析評價,推動市級部門強化經費管理。
前日,北京市88個預算單位公布今年預算總額和“三公經費”,總額達近900億元,“三公經費”總額約8億元。
市人大常委會全程跟蹤績效管理
財政資金配置“重要錢輕管理、重權力輕責任、重花錢輕績效”的頑疾由來已久。而預算績效監督就是對政府預算編制、執行、調整乃至決算等活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的監督。對此,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曾做通俗的解釋:“說白了,就是要防止某些部門一定程度存在的‘要錢容易、花錢隨意’的現象。”
據了解,北京啟動預算績效監督工作始於2009年,市人大財經委的要求“加強財政資金績效考評”,明確為“建立績效管理和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機制”,並建議市政府要高度重視績效審計工作,將財政資金使用的績效納入政府督察考核體系。隨后,北京對市衛生局等3家單位進行全程的預算績效管理試點,今年實行預算績效管理的試點單位將從此前的3家擴至12家,由市人大常委會跟蹤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程的績效管理。
加強評價“出國考察”資金
同時,針對“三公經費”關注度高,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浪費或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市財政局提出,北京還將推動“三公經費”的預算績效管理。在具體操作中,以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部門為試點,加強對“出國考察”等項目資金使用績效的分析評價,調整其內部結構。
據了解,隨著經濟發展,北京同國際城市的文化交流、體育賽事、重大活動等越來越多,在當前的“三公經費”口徑下,比如體育局組織運動員出國參加體育賽事,所有花銷都要算作“出國考察”。在當前國家要求壓縮“三公經費”的前提下,這方面費用增加,未來的一般公務考察費用將減少。
厲行勤儉擬出台落實措施
市財政局表示,近年來,北京按照中央關於加強節約型政府建設的要求,貫徹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精神,切實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強了“三公經費”管理,在預算管理上實行年度“零增長”。近日,北京擬出台厲行勤儉節約加強預算管理的落實措施,進一步嚴控“三公經費”等相關費用,強化預算管理要求,制定壓縮相關費用的措施。此外,還將梳理完善現行制度。(記者蔣彥鑫)
■ 分析
10部門過半“三公”用於出國
按前日88個部門公布的“三公”預算情況看,總出國經費佔整個“三公”預算經費總數的18%。但10部門“零出國”一定程度上拉低總體比重,實際上,不少部門的出國預算都佔到“三公”四成以上。共10個部門的“三公”經費中,出國預算過半。
此前,北京已出台嚴控借因公出國、出境培訓名義旅游,領導干部出國培訓“不搞學歷教育”的政策。從今年出國預算經費的絕對額看,88部門共花費14062.93萬元。
數據顯示,這1.4億出國預算經費分配“冷熱不均”。比如,絕對額排名第一的是市教委,一個部門就安排4904.61萬元預算用於出國,佔出國總預算的34.88%。超過88個部門總額的1/3。
此外,出國預算進入“前十”的市體育局等其他9個部門,出國預算費用都“突破”250萬元。如果加上這9個部門,出國預算費用“前十”總數將達7944.44萬元,超88個部門總數的一半。(記者溫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