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省級地方“兩會”今日啟幕。根據官方已公布的日程,全國31個省區市將在接下來1個月內陸續開會,聚焦民生、關注熱點、因地制宜謀劃發展藍圖。今年適逢換屆之年,省級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的集中換班備受關注﹔此外,各地為響應中央號召倡導的“新會風”亦頗具看點。
省級領導班子集中換屆 8位代省(市)長將“轉正”
2013年是中國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亦是換屆之年。在今年的省級地方“兩會”上,全國31個省區市的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將集中調整。此前人事調整中體現出的年輕化、高學歷、重視基層工作經驗的特點,料將在新一輪官員選任中延續。
根據議程,各地政協會議將選舉產生新一屆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人大會議將選舉產生新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委員,選舉省長(自治區主席/直轄市市長)、副省長(自治區副主席/直轄市副市長),以及省(區/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此外,出席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也將在各地人大會議上產生。
中共十八大后,中央、地方黨政機關集中進行了大范圍人事調整,11省份黨委書記換班,包括四川、陝西、吉林、浙江、廣東、內蒙古、福建、廣西8省區,以及上海、天津、重慶3個直轄市。在政府層面,上海、浙江、吉林、山西、陝西五省市政府一把手或升任書記或調任。
此番調整過后,全國目前共有8位代理省(市)長,分別為:北京市代市長王安順、上海市代市長楊雄、浙江省代省長李強、吉林省代省長巴音朝魯、陝西省代省長婁勤儉、山西省代省長李小鵬、貴州省代省長陳敏爾以及四川省代省長魏宏。
其中,除王安順代理北京市長已逾半年外,其他7位均在十八大后的近一兩個月內獲任命。這8人中,王安順、巴音朝魯和陳敏爾是十八屆中央委員,李強、婁勤儉、李小鵬是十八屆候補中央委員。在各地即將召開的人大會議上,上述8位代省(市)長將“轉正”。
與過去幾年相比,今年省級地方“兩會”的召開時間十分密集。除少數尚未公開日程表的省區外,全國多數省份“兩會”均在本月內密集召開,大多數省份將在本月底前完成全部議程,上海、福建等少數省份則將於2月初結束。
各地“兩會”不約而同刮“新會風” 痼疾仍待根除
在近期陸續召開的縣市級地方“兩會”響應中央號召,著力改進工作作風。不封路、不擺花、不吃請、不喝酒等詞匯,頻頻出現在各地“兩會”的報道之中。
中共中央去年年底出台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包括改進調查研究,“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等內容。
八項規定甫一出台,立即在網上引起強烈反響,被認為是“一次動真格的重大決定”。各地積極響應號召,相繼出台落實八項規定的實施辦法。
在北大法學院教授王錫鋅看來,各地在“兩會”期間的一些新實踐,實際上是一種“聞風而動”的嘗試。如果在會期、會議材料以及花銷方面能夠有一些實質性的減少,是值得期待和鼓勵的。
對於各地改進工作作風的新舉措,輿論給予肯定的同時也提到,地方“兩會”會場內外一些舊有痼疾仍難根除。譬如,一些代表、委員開會期間玩手機、打瞌睡、住豪華酒店等新聞仍不時見諸報端。
對於地方“兩會”會風的這種“變”和“不變”,有媒體直言,我們現在覺得有些做法很“新”,是因為以前一些不好的作風,已經形成了慣例。新風不應止於此,還要往深處吹。
評論認為,下一步應公開“兩會”的開銷,擠掉會議開支中的水分。同時,代表、委員要接受監督,住什麼酒店、吃什麼飯、交什麼提案議案、發什麼言,都不應該是秘密。
同時,還要將這一“新風”推而廣之。既然地方兩會可以做到不封路、不擺花、不吃請、不喝酒,其他各類會議更沒有鋪張浪費、動輒封路擾民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