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失范挑战党纪底线,零容忍惩处没有商量
党规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规定和强调并不吝笔墨。
“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之一。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四章专门规定了对“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的处分,而这些行为包括“与他人通奸”、“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拒不承担抚养教育义务或者赡养义务”、“遇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等。
明明有党纪规定,一些党员干部却置若罔闻,毫无敬畏。对于这样的党员干部,中央态度很明确:零容忍惩处。
10月2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陈铁新严重违纪问题时,“与他人通奸”赫然在列。“通奸”一词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纪委的通报中。早在今年6月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副总经理戴春宁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时,就首次出现“与他人通奸”的措辞。
记者梳理发现,陈铁新是今年以来第28个涉“通奸”被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的违纪党员领导干部,也是第15个被使用“与他人通奸”、“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字眼的副部级以上干部。
道德败坏、通奸等词在各地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通报中也不断高频亮相,“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处分党员干部的原因之一。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原团委书记周某(女)与江苏省溧阳市原团委书记唐某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双双被免职。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卫生院原院长陶自安因见死不救被免职。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正如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文所言:你是党员,是官员,就必须比普通老百姓更懂得礼义廉耻,否则就下台。
各地破局出新招,釜底抽薪还需努力
为强化党员干部的德行修养,一些地方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
——吉林省吉林市畅通对党员干部德行的监督渠道。市纪委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处置机制,涉及此类问题的舆情,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处理,此外他们还畅通“来电、来访、来信、网站、微博、微信”六位一体的监督举报渠道,让公众和党员干部在反映党员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有了更多选择途径。
——浙江省嘉善县对失德干部一票否决。他们将考察与监督公仆“私德”的渠道拓展至民众,定点加巡回式开展“廉情快递面对面”等直通群众活动。党员干部8小时外遵守社会公德、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发挥、人情往来自律自重等情况,由所属地纪检组织负责定期更新进廉情档案中,正反两面统计,并列入年中、年底个人及党组织考核中,以及在个人任用提拔、评先评优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对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并依规依法追责。
——江苏省苏州市“一封家书”传真情,德行教育润物无声。2013年下半年,苏州市纪委监察局、苏州市纪检监察学会面向全国举行“书信嘱清廉”征稿。从近千封书信中选出了100封编录成《以爱之名》。这些书信其实就是真爱如山的家书,有父母叮咛、长辈教诲、夫妻耳语、儿女心声,亦有手足情深、好友情重、师者传道。
当了官不等于品行过关,职务高不等于境界就高,立德、修德、践德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避免党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持续滑坡,还需要持续发力。
首先,应当将“以德为先”选拔标准真正落到实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在技术上,对“德、能、勤、绩、廉”的综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考核,是对一个干部“德考”的基本手段。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严格落实“德考”的标准、价值和程序,并正确使用“德考”的结果,可以对一个干部的德行做出大致的判断,最终为选准干部用好干部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改变不良的官场风气,带动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好转。
其次,要从制度上发力对党员干部道德进行规范。应当将某些道德禁令通过立法成为禁止性规范,通过法律的力量,遏制持续恶化的道德生态。一些道德层面不适合通过法律予以调整的,可以由专门的党内法规加以约束,如制定《公务人员伦理道德法》。
再次,要靠教育和文化的力量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这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过程。既要靠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通过有益的活动培养健康的情趣,更要靠组织的教育引导,把党性修养、道德情操、为政之要、为人准则等方面的教育作为常态化内容,多讲事实、多用案例,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康潇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