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官方列个高档品清单,这个可以有”
对话人: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张希贤
北青报:中央为什么要禁止高档消费?
张希贤:因为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较一般,这时候官员高档消费,这种奢靡之风对党有很大的危害。必须下大力气整治,这也属于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北青报:中央明确界定燕窝、鱼翅是高档,湖南在执行时,把鲍鱼也列进去了,您怎么看?
张希贤:不同地区的高档品可能会有所不同,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各地也有这个权力。
北青报:更多时候,我们通过纪委通报知道什么是高档品,对高档品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官方的清单?
张希贤:这个清单可以有,但主要应该是大家公认的“高档”,比如茅台、燕窝这些。要想把所有高档品都列入清单,这不太可能。高档的东西本来就在变化,比如人参现在就不如过去高档。另外,像二锅头听起来不如茅台高档,但是二锅头里也有高价产品,也算高档消费。
北青报:如果不好列清单,那官员怎么知道什么不能碰?
张希贤:把价位作为红线。官员就看东西的价格,从价格判断能不能碰。
北青报:这个价位是全国都一样吗?各地的发展水平其实并不一样。
张希贤:在其他规定里提到根据各地的物价水平来建立标准。各地纪委在确定价位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居民消费水平来定,一般来说,是按照中等水平的标准,不能与老百姓的消费差太多。
北青报:符合标准价位的消费里有高档品怎么办?比如像机关餐厅里的高档菜肴,价钱可能比市场低很多?
张希贤:提倡将公务接待规范在机关食堂,让官员吃自助是第一步。接下来,将具体规范机关食堂,避免这种情况。(记者 邹春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