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往年“满天飞”的明信片、贺年卡,今年在各机关单位办公桌上没了踪影。这一现状的发生源自近期自治区纪委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精神,向全区印发了《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禁卡令”的推行导致贺卡市场遇冷,却赢得了社会各界群众的赞誉。
贺年卡的小小变化展示了宁夏党委、政府扫除积弊、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改作风,坚定不移惩腐败,坚定不移抓发展,大力推进廉洁政治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据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近日通报,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56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20人;党政机关、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工作不在状态、纪律松弛、“庸懒散奢”等263个典型问题公开曝光,75人被追究责任;会议同比减少40%,文件同比减少30%,公务接待支出减少6646万元……
腐败必查、作风在转、风气在变!去年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端正党风、严肃执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为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建设“四个宁夏”提供了坚强保证。
源头治腐 标本兼治确保政令畅通
预防和惩治腐败,必须找准“病毒”发生的要害,从源头治理和预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去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抓作风建设这条主线,握紧惩治腐败这个拳头,集中力量抓重点、抓监督、抓落实,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以“三书两报告一考核”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台账、加强督办、对单销号,督促各地各部门(单位)抓好整改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对各类议事机构进行了清理调整,将所参加的108个议事机构调整为14个,对确需纪检监察机关参加的予以保留,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不再参与,着力解决纪检监察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职能“越位”“错位”等问题。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了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开展“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主题教育活动作为重要抓手,党委统一部署,纪委督促检查,各级党政组织系统学、深入查、认真改,查找和纠正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6723个,制定整改措施7072条。
为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促进和保障作用,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和“两区”建设、生态移民工程、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同时建立了自治区纪委监察厅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派驻机构工作制度和联系督导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制度,不定期对纪检组长进行约谈,督促派驻机构履行职责,对重点建设项目全程跟踪,防控廉政风险,大力推进廉洁项目、阳光工程,确保政令畅通。
纠正 “四风” 纪律“紧箍”越套越紧
被列入禁令名单的不只是“公款贺卡”。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若干规定颁布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制定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若干规定的监督检查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点,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赠送节礼年货、公款印制贺卡、年历等提出了一系列禁止性要求,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查处各类问题154个,给予党政纪处分33人,对5起顶风违纪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去年,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还加强对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协助党委认真开展 “四项清理”专项行动。合并取消自治区级庆典活动13项、减幅86.7%,合并取消考核评比16项、减幅43.2%,合并取消表彰活动72项、减幅56.3%;以自治区名义召开的会议减少40%,文件减少30%;公务接待支出减少6646万元,下降34.85%;在全区4399名纪检监察干部职工做出会员卡“零持有”报告后,全区11262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做出了会员卡“零持有”报告;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事项223项;解决信访积案74件、占91.4%;压缩计划出访团组165个1350人次,分别占上报总数的50%和54%。
在坚决纠正“四风”的同时,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大力惩治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的“庸懒散奢”等作风问题和努力打造“在西部更优,比东部更优”的发展环境要求,主动作为,开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新模式,对全区近2300个部门、单位进行评议,结果在媒体公开,先后对发现的党政机关、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工作不在状态、纪律松弛、“庸懒散奢”等263个典型问题公开曝光,责任追究75人;督促有关部门对粮食直补资金、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贫困生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清理,发现问题116个,严肃处理相关负责人,维护了群众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