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去年364人因职务犯罪被判刑 刘志军、田学仁等高官获刑

北京市高院院长慕平作法院工作报告:今年重点推进司法改革

2014年01月20日07:59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去年364人因职务犯罪被判刑

万件“民告官”案机关败诉占12.1%

“民告官”历来受到公众关注。慕平介绍,去年,全市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10264件,同比上升9.3%。其中,依法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占比12.1%。

记者注意到,近几年,北京“民告官”案件每年都在递增,去年首次突破了一万件。慕平解释,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行政相对人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法院还建立了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结合行政机关败诉案例,分析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向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

此外,在案件审理中,通过加大行政纠纷化解力度,36.2%的行政案件撤诉。

去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慕平对此介绍,法院去年全年对18件刑事案件的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对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据慕平介绍,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人次也比去年增加了41.7%。

焦点

5年流失348名法官

市人大代表联合提议案呼吁提高法官待遇解决法院人员流失问题

今年,慕平首次在法院工作报告里关注了法院“人才流失”问题。他指出,在目前北京市法院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包括基层基础相对薄弱。慕平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包括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保障不完善等。

一线法官工作量近极限

此次人代会上,10名来自西城团的市人大代表联合提出议案,呼吁提高法官待遇、解决全市法院人员流失的问题。

“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还是工作压力大、收入低。”昨天,参与提出议案的市人大代表、西城法院法官赵海说,随着物价增长、生活压力逐步加大,近几年,全市法院持续出现较大面积的人才流失,且流失现象愈发严重。

据市人大代表调研数据,北京法院审判人员年人均结案160.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一线审判人员的工作量已经接近极限,特别是基层法院,“加班加点”的超负荷状态已成常态。

建议制定法官独立薪金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合同签五年,一满就走。”在赵海接触的法官中,不少优秀人才都主动“出走”,“出路”包括去当公务员,或者当律师,到企业去做法律顾问等。

赵海等市人大代表提供的数据显示,5年间,北京全市法院招录2053人,其中流失的人员总数达到了348人,占同期招录数的16.9%。

代表们提出,法官作为特殊职业,职业门槛和工作的专业、辛苦程度都高于一般公务员。代表建议,应高度关注法官频繁离职现象,建立与法官职业特点相适应的法官职务单独序列,制定法官独立薪金制度,提高法官工资待遇,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司法改革

让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

报告摘录:今年的工作任务中包括推进司法改革。将按照中央、市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深入调研,认真落实改革任务,保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将落实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明晰审判权和管理权的界限,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

北京还将部署涉诉信访改革相关工作,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高雷)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