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央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然而,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
送礼与收礼,穿上“隐身衣”
记者近日在北京、重庆、长沙等地采访发现,中央禁令之下,请客送礼之风有所收敛,一些高档销售品商家反映“今年明显不好卖了”。
然而,一种名为“礼品册”的商品在网络上销售火暴。在搜索引擎输入“礼品册”,显示结果达190多万条,大多是专门销售礼品册的网站。
记者随机打开一家名为“满橙礼品”网站看到,每个价位的礼品册对应着一些商品,其中一个版本中,有单反相机、高档烟酒等18件价值数千甚至上万元的商品。
莫非重金送礼暗藏通道?据“满橙礼品”一陈姓推销员介绍,送礼者先确定礼品档次并付款,留下收礼者地址,网站先寄给收礼者一张有账号密码的礼品册,收礼者通过账号密码登录网站,自行选择礼品,之后礼品将会快递送达。
“和府礼品”销售人员说,八项规定出台以及反“四风”以来,请客送礼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用礼品册方式送礼比较安全。礼品册是一张巴掌大的卡片,很不起眼,其中礼品从几百元的到几万元的不等,收礼人自己选定之后,这些礼品可快递到家门口,既安全隐蔽,又投其所好。
销售人员透露,公务送礼是其主要业务,但对于礼品册购买者单位名称,他们却讳莫如深。“新博雅礼品”销售人员说:“最近有不少企业买礼品册送给机关单位,都是十几万的大单。”
与此同时,礼品册还成了部分单位发放福利的“新宠”。“礼尚往来”的一位销售人员说:“今年检查很严,购买单位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你买的东西、送的人,只有我了解,连我的同事也不会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