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年的新年和春节期间都是公务消费的黄金时节,但今年,似乎有所不同。
到今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已出台实施整整一年。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办法、通知频出,涵盖内容广泛,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效果明显。最近中央又密集出台文件,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大吃大喝等问题再亮红灯。越扎越密的网,让往年以公务消费群体为主要客户的商家感受到了一阵阵的寒意。
本报视点版为此特推出“岁末年终看‘倡俭治奢’”系列报道,分析中央各项规定以及细则出台之后的效果,展现2013年年终出现的新气象。
岁末年终看“倡俭治奢”
“收卡黄牛”生意清淡欲转行
“今年的日子,比往年难过多了。”
说话的人是老张。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站在北京街头的他乍看上去和普通行人并无差异,但手上一沓叠成扇形的购物卡泄露了他的身份——“收卡黄牛”。
老张平时的活动地盘在北京市宣武门一带、崇光百货门口。选择这里,老张的理由是,“周围大机关多,来这里消费的人也大多是拿着卡来的”。
从去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国企、事业单位福利也随之减少,这些购卡黄牛的交易量和收入开始“缩水”。
12月24日下午两点,庄胜崇光百货门口,每当有行人走过,老张都会上前询问“卖卡吗”,但两个小时过去了,生意仍然没有“开张”。
“我干这行也有两三年了,去年年底我可是赚了一笔的。”老张向记者坦言,“以一张比较通行的‘商通卡’为例,价值在1万元以上的购物卡是以9.6折收的,也就是1万元的购物卡收卡价格在9600元,我们再以9700至9800元不等的价格倒卖给商场内的黄牛,商场内的黄牛则会以‘替人刷卡付费’的方式,利用商场的打折活动赚取差价和积分。去年年底卖的人多,有的人甚至9.5折就卖了。而今年的行情确实不行,现在我们差不多都要以9.7折来收卡了,赚得少多了。”
相隔不远处的崇文新世界百货商城附近的“收卡黄牛”赵霞,也有相同的感受。她在这里已经干了两年多,积累了一些固定客户,一般是客户给她打电话,她直接去收卡。“最近这些客户都没有联系我,现在我也只能又回到刚入行时的原始揽客方式——站在大街上询问谁卖卡。”赵霞说。
说起这些,赵霞的语气明显有些低落:“我们这些人也研究过,要是这么下去,‘收卡’这行就越来越不好做了,应该考虑要不要转行了。”
“收卡黄牛”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的“寒冬”,售卖购物卡也就是预付卡商家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记者以公款购卡送礼的名义致电资和信旗下预付卡销售中心,其销售经理坦言“今年的销量下滑比较厉害”。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了家乐福超市、物美超市、沃尔玛等商家的办卡中心。
遭遇中央遏制腐败各项规定冲击的还有花卉行业。在海南专门经营兰花生意的周海在电话中向记者透露,今年他的兰花销量跌了接近30%。“每年年末,一般都是各地订货最火爆的时候,但由于中央八项规定禁止摆放花草,我们的生意受到很大冲击,价格跌了不少。”周海说。
不过,面对中央的三令五申,公款送礼者似乎也有自己的“对策”。
在北京某物流公司担任业务经理的杜林向记者坦言“该送还是要送”,“万一别人都送了,就我们不送,明年的生意怎么做”。杜林向记者透露说,每年到年底公司都有一笔固定款项用来“打点”各方面关系,“现在管得严了,我们要想送个东西,就给人家打个电话,比如说在单位以外的几个路口处的路边见面,给完东西就走人,谁看得见?实在不行,用快递给对方也可以啊”。
“再说了,一张小购物卡,谁看得见?”杜林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