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何以出笼
——探查腐败背后的监管漏洞
针对部分国企高管贪腐问题,一些专家认为,当前一些国企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是主要原因。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首先要把“笼子”打造得更加牢固。
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成“一言堂”
记者调查发现,权力高度集中,民主渠道架空,企业决策成“一言堂”,是部分国企出现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告诉记者:“一些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呈‘金字塔形’,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渠道形同虚设,这些都为贪腐埋下了隐患。”
广发银行珠海分行原行长屈建国,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查,屈建国贪腐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据审理该案的法官介绍,该案中,屈建国通过各种手段变相套取公款的行为,分行的副行长、中层领导并非不知情,但这么多人明知屈建国的行为违反财务制度,却无一提出反对意见,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单位内行长的权力大到不受制约。
以发放贷款程序为例,客户想获取贷款,经过层层审核,信贷委员会将最终提出意见是否放贷,但信贷委员会形成的意见必须要经分行行长审批才能生效,分行行长对放贷具有一票否决权。换言之,没有行长的同意,任何单位都拿不到贷款。这是很多人主动或被动给屈建国大量行贿的主要原因。
无独有偶。新广国际重大经济案件中,新广国际集团董事会仅有3至4人,吴日晶不仅是董事长,还是公司党委书记,同时长期代行总经理职权。“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吴日晶拥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牢牢控制着企业的人、财、物大权。
同时,企业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委内部基本没有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民主集中制实际等于一句空话,企业重大决策都由吴日晶个人说了算。据纪检部门透露,吴日晶仅凭一句话、一个批示就能随意调动数亿元资金。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表示,现代企业管理结构是由资产所有人、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三方组成,董事会应是管理结构的核心层。而发案的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现代公司制度,实际上却还是由个人或少数人控制企业的命脉,未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少数高级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具有相当大的支配权,而且他们又往往集企业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于一身,权力过度集中。
监管存漏洞 监督工作乏力
一些出现贪腐现象的国有企业不仅内部决策缺乏制约,而且相关部门对其监管也存在一些漏洞。据办案人员介绍,新广国际财务部有多套财务报表,公司长期通过造假账掩盖亏损事实;多笔进口付汇核销单未按规定办理核销,外汇管理部门也未按规定处理,导致其利用信用证和承兑汇票诈骗得逞;同时多家银行都未能识破新广国际提供的数十份虚假审计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和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等专家认为,国有企业高管贪腐折射出相应的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在出现问题的国有企业中,国企高管的考核任用机制大多未充分发挥作用。
这些国有企业虽然引进了股东会、监事会和职工参与的控制模式,但一些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在对高管的选拔任用上只是履行法定程序,没有真正发挥出审查、把关的作用。尤其是作为最了解情况的企业内部员工,在国企高管考核任用上发言权不够。
从企业内部运营机制看,有的国企的纪委书记是由党委副书记兼任,财务、审计部门是企业的内设机构,都受企业一把手领导,这决定了相关监督工作往往受制于主要领导的意志。
廉洁意识薄弱 “法不责众”观念蔓延
记者调查发现,因贪腐落马的国企高管大多廉洁意识薄弱,许多人还持有“法不责众”的观点。据经办法官介绍,屈建国在利用积分奖励、营销费用等项目非法获取钱财的过程中,打的是为行领导及中层领导谋福利的旗号,“行长拿大头,其他人拿小头”,大家都分得一杯羹。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没有人出来制止这种违法行为。
廉洁意识薄弱在吴日晶的身上体现得也比较明显。他于1974年入党,曾经为企业发展作出过贡献。但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随着在一把手位置的时间越来越长,开始对想方设法搞好企业经营感到厌倦。
加上自己年纪渐渐大了,想个人问题、想退休后生活安排多了,原来准备干一番事业的思想逐步让位于追求个人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从收受红包、回扣开始,吴日晶逐渐把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抛诸脑后,利用手中的资金划拨权大肆贪污受贿。
曾在广州市外轮供应有限公司、广州市外轮物资公司、广州碧源净水设备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肖先敏,利用职务便利先后46次挪用公款5792.7万元,用于“六合彩”赌博、私营公司经营和个人债务偿还,导致公司巨额亏损。
肖先敏生性好赌,他在受任广州市外轮公司董事长职务后整天与公司部分员工赌球、打麻将,后来还在公司内部组织、安排有赌博恶习的员工开设“六合彩”投注。结果,外轮公司上至董事长、下至司机勤务参赌者众多,一家国企俨然成为一个赌场。肖先敏坦承,自己走上邪路是因为平时不注意学习,听信“算命师”胡言,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廉洁意识导致的。
法制观念和廉洁意识的缺失,是一些国企高管走向贪腐的重要原因;“法不责众”观念蔓延,则与一些国企出现窝案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