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内心 引发思考——挖掘廉洁教育的深度
对应届毕业生开展廉洁教育,必要,却不得不面对现实难题。
“找工作时不乏‘关系户’,他们或‘拼爹’,或‘拼妈’,或‘拼钱’,找的工作还不错。这些现实都摆在面前,那么廉洁教育要怎样让我们信服?”一位学生坦言。
同样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福建中医药大学童秀冰在参观榕城监狱后,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关系户’存在是现实,违纪违法行为受到党纪国法严惩也是现实!而且对第二种现实的近距离接触更让我意识到,一些不公平现象确实存在,但社会总体是公平的。走好人生路,关键靠自己,靠提升自身能力、坚守廉洁信念、把握好人生的机会。”
在开展廉洁教育活动中,在榕各高校纷纷组织应届毕业生中的选调生、选聘生、大学生村官等,到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榕城监狱接受教育。该基地的资料显示,近一个月来,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10多所高校已组织1000多名应届毕业生代表前来接受教育。
“之前,一些廉洁教育活动形式生硬,学生被动接受,积极性不高。但到监狱实地参观的体验式教育让震撼直抵学生内心,他们当场就开始询问与反腐倡廉相关的法律规定。”福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叶青感触颇深。
福州大学学生李志清回校后,特地把“人生七笔账”贴到自己的QQ空间,与同学、朋友分享。“算算‘七笔账’,腐败的危害和代价太大了!”李志清这样回复同学的留言。
“教育基地展出的贪腐案例我平时有所耳闻,却一直觉得离自己很远。但这次参观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监狱里的生活。人生路就在自己脚下,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华侨大学组织法学院教师和应届毕业生160多人到泉州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在观看了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展,了解了服刑人员的情况后,学生董书田感叹道。
6月5日下午,一场特别的讲座在福州大学图书馆举行,福建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陈善光为该校500多名师生作题为“关于防止利益冲突的几个问题”的讲座。讲座结合国内外利益冲突典型案例,围绕防止利益冲突的理论与实践、现阶段我国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构建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这场讲座让我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有丰富的内涵。”福州大学法学院学生应舒怡即将成为一名检察官,她说,“今后,我将在工作岗位上坚守法律正义,并继续深入研究法学知识。这份毕业礼物值得终生收藏!”
链接@点评:
校园清风与反腐之策
付贤智
世界各国的反腐败体制主要由惩处打击机制、权力制衡机制、道德教化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构成。注重廉洁教育是国际上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在高校和中小学校园中开展系统、科学的廉洁教育已是全球共识,大学生这一群体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廉洁教育的重要对象。
随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有效落实以及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廉政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从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到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廉政知识测试,再到高校应届毕业生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关口步步前移,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腐败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26岁现象”时有发生,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高校毕业生一脚跨在“象牙塔”,一脚跨在迈向社会的道路上,面临着人生的转折和职业的选择。引导他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抵制各种腐败诱惑,走好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福建省以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为契机,把高校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将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广泛开展应届毕业生廉洁教育,通过警示教育、示范教育和廉洁文化系列活动,构建了新生入学教育、常态化教育、临毕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廉洁教育工作机制。同时,福建省根据各高校、院系专业特点,将廉洁教育与职前教育结合起来,提升了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古语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纵观国内外腐败案例,大多存在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良医治未病”,因此,在强化制度约束力、提高监督震慑力的同时,提升教育感染力,通过教育机制的有效实施,使人不敢、不能也不想贪,意义十分重大。(记者 陈晓声 通讯员 陈金来)
(作者系福州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