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廉政时评

南方日报:从作风建设入手遏制腐败

作风问题往往是官员走向腐败的第一步
陈金龙
2013年07月01日08:18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在学习、反思的基础上,明确“四风”形成的思想根源、具体表现,认清“四风”带来的社会影响,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确立群众观点、群众感情,崇尚奋斗进取、艰苦朴素。如此,“四风”问题的解决、腐败势头的遏制就有了思想基础。

其次,要提升制度的科学性、权威性。解决“四风”问题离不开制度安排,制度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它的科学性、权威性。为此,制度设计要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直指“四风”的要害;制度之间要互相衔接,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相近的制度应整合,不合理的、过时的制度应废除,不能因制度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冲突导致制度失效。同时,制度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执行,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是对制度权威的公然蔑视和挑战,是对制度最大的伤害,一旦发生绝不能轻易放过。为此,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借助媒体及其他方式及时披露;若违反制度规定,不论是谁,都要按制度规定及时惩处,不能有例外。

再次,要破除各种“潜规则”。当前作风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种“潜规则”对制度的冲击、消解,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潜规则”是制度的暗流,与制度并行不悖,表面上对制度不构成冲击,实际上制度的内核、精神早已被吞噬、掏空,使制度失效,“潜规则”却大行其道。一般来说,“潜规则”往往是在“小圈子”中盛行,是“小圈子”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制度”。因此,破除各种“潜规则”,必须首先破除各种“小圈子”,铲除“潜规则”生存的土壤。

最后,要持之以恒。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了正向变化,赢得了党内外的积极评价。大家担心和忧虑的是,这种局面能维护多久、能否进行到底?作风问题的形成,有其社会环境;作风问题的好转,需要营造社会氛围。而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氛围的形成需要时间,并非一日之功。因此,作风建设贵在持之以恒、难在持之以恒。目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走出“运动式”的怪圈,不要成为一阵风,而要使各种制度规定成为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编:单莞婷(实习生)、姚奕)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