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为何那么多人相信“钱多后台硬”

敬一山
2013年05月30日08:26   来源:新京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对于公众来说,面对“钱多后台硬”说法,当然要剔除浮躁,多些耐心和理性,弄清事实真相再发言;但更需要反思的,恐怕还是引发社会焦虑的现实环境。

“河南济源市的市民毕娇驾车撞人,声称自己‘钱多后台硬’”;“因倒水淋湿书记专车,贵州赫章县可乐乡13岁幼女戴手铐游街示众”……这是近日网上备受关注的焦点事件,网帖展现的肇事者蛮横跋扈、地方官员肆意违法,一度点燃众多网民的怒火。但经新华社求证,两起事件的真相,和最初网传的版本,还是存在一些不小的出入。

毕娇撞人是真,态度不好也是事实,但无论被撞者家属还是当时围观的群众,都表示未曾听她说过“钱多后台硬”这样的话;而13岁女孩(经核实为14岁)被铐事件中,女孩被铐是事实,但女孩泼水并先动手打人也是事实,而且女孩父亲和旁观者都说,当时并没有“游街”。

“钱多后台硬”、“戴手铐游街示众”,是两起事件之所以引发群情激愤的关键,可事实却证明,网络爆料并不完全等同事实真相。但问题在于,为何那么多人会相信莫须有的“钱多后台硬”?

其实类似情形近来并不罕见。对一些网传的热点事件,很多的愤怒和批判,往往指向的都是一个动作或一句话。网民被正义感驱使,对那些不当言行群起批判,媒体介入调查却发现,有些动作或话语似乎并不存在。这种传播者和接受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现象,的确值得反思。

有的传播者用这样的方式添油加醋,或许是为了争取更多关注,并给有关方面施加压力。而这样的叙事方式,因为迎合了社会普遍弥漫的一种焦虑,往往屡试不爽。这种焦虑,正源自现实中确有一些“钱多后台硬”者,即便有违法违规之举,也能逃脱法律惩戒。对特权反感、对公正的焦虑,才是一些真假难辨的网络爆料,总是引起网民愤怒的社会背景。

对于公众来说,面对具体事件,当然要剔除浮躁,多些耐心和理性,弄清事实真相再发言。但更需要反思的,恐怕还是引发社会焦虑的现实环境。短期来说,对具体个案,政府部门或司法机关,要跟上微博时代网民对时效性的要求,对热点事件尽快调查,从速回应,不偏袒那些“钱多后台硬”者;长期而言,则需要公权部门,以更严格的自我约束,修复公众形象,在执法时一视同仁。“钱多后台硬”者在现实没了特权,在网络中也就不再会那么容易被相信。

(责编:李源、姚奕)

更多关于 反腐倡廉频道 的新闻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华一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 人民论坛:当面的批评 背后的赞誉
· 法制日报:退卡活动让隐性腐败无所遁形
· 黑龙江方正县交通局副局长醉驾肇事被停职
· 湖南湘西中级法院执行局长李国元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
· 肮脏交易中不乏她们的身影——贪官背后的女人
· 罗昌平谈实名举报刘铁男始末及感受
· 法制日报:清理会员卡,渐次张开的反腐臂膀
· 中国青年报:国企领导职务消费必须向职代会报告
· 京华时报:清退会员卡清污进一步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