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党史人物纪念馆|经典著作|历次党代会|党史大事记|开国将帅名录|党史百科
党史上今天|口述党史系列访谈|历史相册|党史周刊|图书连载|永远的丰碑|图说党史

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专题>>廉者仁心——北京廉政历史文化展览>>第二单元:廉政制度

第二单元:廉政制度

第四节:吏治

【字号 打印 留言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历代官吏管理制度中有相关的廉政措施,如官吏考核与罢黜、官吏俸禄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对于裁汰顽劣、澄清吏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考核、罢黜制度

古代官吏的考核,经过一系列的传承和变革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员考核罢黜制度。金代设廉察制度,廉能之官进阶升等,污滥之官殿年降等或杖责。金章宗时仿唐制制定“四善十七最”考课法,对地官员进行考核以定升迁资历。

元代考课由中书省、御史台共掌,职官三十月一考,依照考课结果升迁。

至明清,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考核体系和方法。主要有考满(亦称考课)、考察(亦称大计)两类,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据《明史·选举志》载:考满即“论一身所历之俸。其目有三:曰称职,曰平常,曰不称职,为上、中、下三等。”三年为初考,六年为再考,九年为通考。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考察”分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在考满之外,再设考察,对贪酷违法官吏及时裁治,加强了官员铨选、管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清文武官员品级图一组: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编:李源、姚奕)
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密码:去微博看看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