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建立“举报制度”让公车开在阳光下
推行公车改革,杜绝公车私用,减少公车费用,除了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之外,是否还有其它途径可走?市纪委去年查处的5起公车私用事件,就颇有代表性,因为其所有的线索都来源于媒体曝光。
但倘若政府部门无法为公众监督提供一系列保障,公众的监督越多,公务人员的规避手段也只会越多。公众监督到最后,或许只会变成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难以有所突破。
在《关于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公车改革加强公车管理的提案》中,民进深圳市委会就针对公众监督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提案称,为便于公众识别与监督,公车应使用特殊标识,这样既可以警醒公车使用者自觉守规用车,又方便公车入库管理,“目前,此方法惠州已成功运用并收效良好”。
或者,直接采用“一车一卡”的“身份识别”模式,通过智能电脑系统对公车的身份与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记录。
“车改监管是关键”,民进深圳市委会认为,要对公车进行有效监督,除了进行识别外,还有必要设立专门的违纪使用投诉处理部门,专项受理公众的投诉并履行监管职责。
更有必要的则是建立并完善公车违纪使用、公车私用举报制度,设立包括电话、短信、网络等举报途径,鼓励公众就近监督,将公车私用的车号、地点、时间,甚至于现场照片,提供给举报平台,最后经由相关部门立案查处、问责,并将查处结果反馈给举报者。
“如果再给予举报者一定的奖励,相信将对车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进深圳市委会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