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专题>>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别忽视了“舌尖外的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李奇呼吁:遏制食品销售、加工等环节的浪费

2013年03月18日15:3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大事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依赖进口的紧平衡状态,18亿亩耕地为红线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因此,在李奇看来,食品销售和加工环节中的粮食浪费问题,也同样应该上升到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并予以重视。

李奇认为,和肉类等蛋白质食品不同,粮食作为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是不能随意涨价的。因为一旦粮食价格过高,就会使那些不依赖土地为生人员的生活成本大大提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并最终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所以,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我们的生产厂家和普通民众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观念,提高节约意识,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当节约粮食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时,浪费行为才能减少,我们的粮食安全才有保障。”李奇说。

委员呼吁:遏制“舌尖外的浪费”,从提高准入标准做起

对于如何遏制“舌尖外的浪费”,李奇建议,应从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支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工,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政府应该鼓励、支持食品工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快淘汰高耗粮、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

其次,鼓励发展服务于社区的食品专业店,对于那些有信誉、购物便利、产品特色明显、具有零售散卖模式的商家,政府应该从更多层面给予支持和鼓励。

最后,就是要加强政策的稳定性和引导性,提高准入标准,杜绝恶性竞争。“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问题应从粮食种植、收储、加工到餐桌引起全面的重视和关注,应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细致科学严谨的规划,提高准入标准,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形成市场的适度竞争,而不是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多种类的食品并不是供不应求,而是供应远远大于市场需求,自然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浪费。同时一些不法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惜制假售假,从而扰乱市场,损害消费者权益。

很多在超市没有销售出去的食品不得不被大量销毁。

■相关链接:

看看别国怎么做

英国:开展了根据《减少浪费行动法案》(WRAP)的食品节约运动。该法案通过与食品包装制造商、大学、设计机构,以及环境和设计专家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食品利用指南,并鼓励大型零售商、品牌商家和供应商采取一致行动,以减少食品包装垃圾和食物浪费量。

瑞士:大小超市中,都有大量小包装食品,150克到200克的新鲜鸡胸肉、牛排或鱼肉,小份蔬菜沙拉,多为单身人士或小家庭准备。在瑞士人的厨房中,大容量冰箱并不多见,很多瑞士人不大喜欢一次购买大量食品囤积在冰箱中,多在住所附近超市随时购买食物,既能避免食物浪费,又能保证食物的新鲜。瑞士两大连锁超市MIGROS和COOP经常将临近保质期、但仍可放心食用的食品免费赠予低收入群体,超市因此能腾出库存空间,而低收入群体则可减少生活支出,也不失为一种带有公益性质的双赢解决方案。(奚冬琪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