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法制日报:转作风不看广告看疗效

2013年01月24日08:44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廉政灶”才是风清气正

白峰

炒西葫芦、酸辣土豆丝、青菜炒蘑菇、辣椒炒肉,两小盘豆瓣酱和腐乳,一份锅盔馍,这是记者在陕西省泾阳县和当地干部一起在一间“廉政灶”上吃的一顿饭。“这一餐的成本总共是40元,咱们6个人吃,平均一个人不到7元钱。”泾阳县三渠镇党委书记卢炜告诉记者(1月23日新华网)。

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转作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氛围中,似乎在乡村或者在机关吃“廉政灶”并不稀奇,也不惊异。但是如果几年来一直这样,就让人刮目相看了,而且这种“廉政灶”能坚持下来,离不开干部的务实,也离不了一把手的带头,更离不了群众的支持。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廉政灶”不仅仅在于廉,而更在于有一股清风,清风扑面,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更是感受到了乡镇“廉政灶”能坚持至今的一种风气之正。

可不是,中国人喜欢一阵风,上面有号召下面会有行动,可不是转作风,执行廉洁规定,因此一些地方就有这样的规定、那样的规定,更规定到乡村下乡的干部自带方便面,这似乎不是廉洁,而是在装门面,是告诉公众我们这里执行中央规定了,也在转作风了。其实,转作风关键要从思想上转变,不仅要在口头上转变或者在规定上做文章,通过这样的规定、那样的文件猎取噱头,似乎这样就廉洁了,这样就执行廉洁规定了。

其实,无论是“廉政灶”还是廉政饭,廉洁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风气,如果风气不正或者说嘴上一套,行动上一套,即便是“廉政灶”或者说“廉政饭”,廉洁仅仅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而不是真正的作风改变或者廉洁。

陕西省泾阳县三渠镇的“廉政灶”为什么能获得公认,而且无论是省里的检查组,还是县里的领导,都是一碗臊子面、一个馍、几盘家常菜,关键这里有廉洁的土壤,也有廉洁的风气,而且不仅仅是把廉洁当幌子或者说是应付差事,风声一过,胡吃海喝照样,拳照划,酒照喝,廉洁依然是过场。

廉洁的土壤是培育出来的,而且也是不断施肥浇水获得的。如果面对廉洁的土壤,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土壤肥力不足或者被沙化、被碱化、被恶化,结果刚开始还是好土壤,后来土壤发生了变化,就不会廉洁了。那么要让廉洁的土壤一直保持,就要不断培育好土壤,这种廉洁的土壤一直会保持,也会持续。

廉洁的作风也是干出来、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如果乡镇干部不接地气,不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为老百姓谋利益,老百姓就会不买账,干部就没有作风的改变和提高。泾阳县“廉政灶”不仅仅让乡镇干部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且与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完全吻合,为干部每天提供两餐,9时一餐,14时一餐,这样干部工作与老百姓生活同步,也就会让作风同步,这样作风才会持久,才不会变质。

廉洁的风气也是一把手带出来的。一把手是关键,既是火车头,又是方向盘。廉洁不廉洁,干部看一把手,老百姓也会看一把手,如果一把手是廉洁的,不与大吃大喝同流合污,那么其心里就会有老百姓,更会有清廉的作风,就会以身作则,带领好风气,这样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

“廉政灶”吃出的是文化、是风气,更是廉洁,乡镇“廉政灶”廉洁的是灶,也是文化,更是作风。  

(责编:李源(实习)、姚奕)

更多关于 反腐倡廉频道 的新闻
· 微博称海关查验看到好东西可以拿 海关查实系凭空杜撰
· 人民论坛:破除“只唱不做”的空头政治
· 陕西山西警方调查“房姐”多套户口 有关人员停职接受调查
· 思想纵横:好文风哪里来
· 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受贿200余万元受审 庭上忏悔泣不成声
· 检察日报:将公款吃喝视同贪污入罪
· 检察日报:“房姐”究竟有几个户口
· “这条鱼顶我一周工资”——刺眼的“剩”宴
· 中央军委下发“禁酒令”一个月 少了酒气,多了锐气
· 江西上饶前汪村违规大摆乔迁宴 3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