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一把手”从严抓班子系列讨论②

如何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

主持人:记者 刘序明 
2013年01月14日16:3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D.如何保障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取得实效

■为民务实清廉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不是有没有制度,而是制度能否有效运行,要致力于做好权力约束的机制建设。

■为民务实清廉要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并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要在群众监督上做文章。

主持人: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关键在于要取得实效,在于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究竟有没有取得实效,不能自说自话,要由群众来评判。那么,应该靠什么来保障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取得实效?应该怎样让群众来评判?

蔡志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重要的就是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是,这个实实在在的效果的取得与我们作风建设相关制度的是否完善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制度包括监督、考核等等。也就是说,党的作风的落实,党的价值和目标的实现,是要靠党员的党性,但更重要的还要靠完备的监督、考核等评价体系来形成作风建设的基本环境。尤其是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和对权力滥用的惩戒,致力于做好权力约束的机制建设。

而制度完善的关键在于不是有没有制度,而是制度能否有效运行,并且能够实现党的建设的目标。因此,我认为要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关键在于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作风考核评价体系,并通过科学规范的制度进行激励与惩戒。

领导班子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是否取得实效,老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的。作风好不好,要由老百姓说了算。要真正由群众说了算,还得在群众监督与参与上下功夫,要保障与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定权,增强群众评价领导班子的作风环节。

李刚: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不能有“旺季”、“淡季”之分,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也不能一阵热、一阵冷。当然,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这关键是要要有明确的制度,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比如,关于民主集中制,一些地方通过出台《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德述廉制度》等,把原则细化为具体的规则规范,就能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制度制定之后,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让每个人切身感到制度的约束力。目前,特别在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制度落不到实处,没有产生其应有的实际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约束力不强,没有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

因此,只要是上升到制度层面的工作,就要一件一件认真研究,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一抓到底。

为民务实清廉作风的执行效果要由群众来评判,要在群众来监督上做文章。现在很多地方围绕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但对制度的实施由谁来监督、谁来评价,如何监督、如何问责等,规定不够明确,这样制度就失去了约束力,就失去了制度本来应该有的意义。要建立制度执行情况公开机制和群众评议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群众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接受群众监督。对执行制度差、群众满意率低的,要采取组织约谈、函询诫勉、通报批评等多种形式促其整改,让制度发挥应有作用。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中国组织人事报》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