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作风是支点,撬起新动力

重庆合川实施“德润合川”战略、打造清新从政文化纪实

2012年12月25日14:3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不停留在嘴皮子上,不走过场

  续力坚持:活动主题逐年更新,理论和实践成果被制度长期固定下来
  
  合川区决策层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强力推动,使得合川的“作风新政”续力坚持,孕育出了一系列作风建设新行动。

  “多亏了居民开放日,我们家才从20多平方米的旧屋搬进了大房子!”如今,合阳城街道将军坟社区居民胡家琼已当起了“村(居)民开放日”的宣传员,不时动员附近有困难的居民在开放日那天去说说“心事”。“反映情况后,政府很快就解决了我们陈家花园98户居民的房屋安置问题。”胡家琼的亲身经历成了最好的“广告词”。

  2009年2月,合川区开始推出“村(居)民开放日”活动,在周末或节假日,选择居民居住集中且人流量大的地方,由各区、镇街、部门的领导上街下村,零距离倾听民声。据悉,这项活动每年要开展120余场,参与群众累计已达20万余人次。

  “我们开展活动并非走过场。”合川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像“村(居)民开放日”这样的创新活动,合川三年多来不曾间断过,而且每年都有新主题——

  2009年,开展“机关作风转变年”、“干部为民进农家,群众议事进机关”等活动,密切干群关系。

  2010年,开展贯穿全年的“作风建设拉力赛”活动,优化干部作风。

  2011年,推出评选“最佳公务员”和“最差公务员”活动,让老百姓给公务员“打分”,对不满意率超过50%的公务员调整工作岗位。

  2012年,在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开展“清新机关”、“清新科室”和“干部之星”评选活动。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对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的决心和力度。”王作安说,“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

  眼前,合川区还在努力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增强制度执行力,并对加强作风建设各项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我们要把清新从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上升到制度层面,构建起长期稳定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罗先德说。(段立军)
  
链接@当事人说:

以党风政风带民风商风

重庆市合川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罗先德

实施“德润合川”战略,建设清新的从政文化,就是要营造“率直真诚、融洽和谐”的从政氛围,推行“勤政为民、务实创新”的从政准则,塑造“清白做人、清廉干事”的从政形象,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清新的从政道德观,从而实现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民风商风的目的,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围绕这个主题,合川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区领导、各镇街及部门“一把手”作专题讲座近200场;组织党员干部围绕清新从政12篇必读篇目和100条名言进行学习;开展“加强从政道德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廉政知识竞赛,66支代表队共3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比赛;开展“廉留心中”廉政公益广告征集展播活动;开展清新从政文化建设评选活动,共评选“清新科室”652个、“干部之星”1123名;开展“清新从政”主题征文、辩论大赛等。

  通过建设清新从政文化,合川区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启迪和感染作用,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一是廉政氛围更加浓厚。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形成了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二是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得到提高,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自觉性得到加强。今年,全区各级党员干部主动上交礼金58万余元,647名领导干部主动报告了个人有关重要事项,738名新任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情公示。三是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全区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全区集中开展的“下基层、送精神、砺作风”活动中,近4000名机关干部走上田间地头,走进社区院坝,接访群众10万余人次,处理意见、建议和诉求2100余条(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1600余个。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