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的 “推动者”
来到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的“永联小镇”,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公寓楼前后,绿树成荫、清水环绕;“永联戏楼”里锣鼓声声,数十位老人正在欣赏村里组织的村戏。村民由衷地感慨:“现在的生活和城里人没啥区别,城里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城里还不一定有哩!”
在张家港,即便是最偏远的农村,农民也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为此,该市在重点工程设立纪检派驻组,对工程实行“全过程、零距离、无缝隙”的监督检查。派驻组办公场所设在工程建设一线,可以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堵塞漏洞。该市还在城建系统率先推行《工程建设管理规程》、《工程施工考核办法》和《工程监理考核办法》等全新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施工标准,杜绝党员干部滥用职权;积极推进战略采购,对一定时段内所需的原材料进行集中批量采购,将采购工作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营造“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廉洁氛围。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拆迁安置是道“绕不过的坎”。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现场督查,重点对拆迁政策落实、现场公示、协议签订、补偿标准落实和房屋分配等情况进行督查,对违规拆迁坚决实行“零容忍”。2008年以来,该市研发启用拆迁安置补偿信息综合监管系统,全面实施“阳光拆迁”,将房屋丈量评估、签约过户、补偿结算、安置房建设和房源供给等动迁基本情况全部纳入系统监管,每个节点的进度在系统上都可以得到实时反映和监督。
近年来,张家港市先后出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实施意见》、《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实施意见》等30多个城乡一体化惠民政策。此外,该市在全省率先建成“行政办事和服务、医疗保障、文化活动、商贸服务、警务治安”五大中心,形成了包括“社会福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法律维权、文体娱乐”等8大类72个项目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成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张家港的城乡一体化真正做到了“表里如一”。
民生福祉的 “维护者”
5月4日,该市南丰镇东港村村民老顾收到一张“民生清单”,上面记载了近一年来他和老伴享受到的各种涉农补贴,共计7138元。老顾连连感慨:“不看还不知道,没想到一年来政府给我们老百姓发放了这么多福利。”同老顾家一样,该镇13个村(社区)的1.7万多户家庭都陆续收到了这样一张“民生清单”。
近年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秉承“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工作理念,探索社会管理新途径,创新服务民生新模式,推出了“进村驻镇”等工作制度,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利用双休日进百姓家、问百姓事、解百姓难,认真督查富民惠民举措落实情况。
南丰镇纪委启动“民情日记——党员干部连万家”活动,实行划片分类连户“网格化”管理,通过相关党员干部协调划区内的民情建议汇总、民绪调解疏通、民困结对帮扶、民生致富促进、中心工作协调等工作,建立起快速高效的“民情通道”。
在张家港,“12345,有事找政府”已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这是该市倾力打造的民生服务品牌。“12345”热线将该市居家养老幸福“一键通”、出租车呼叫系统、12319数字城管系统等服务系统进行整合,今年初,“12345”热线又与“政风行风热线”、“网上村委会”并轨运行,实时直播民生投诉件的办理情况,进而形成解决民生问题合力,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该市紧扣“民生水平提升年”这个主线,全力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项目,仅上半年,就实施了20项惠民政策及“困难家庭安居、阳光午餐、健康礼包进万家”等16个民生项目,叩开了百姓的幸福之门。
今年推出的“新市民积分”新政,据调查显示最受市民拥护。该政策使1万多名“外来户”通过积分管理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就医条件,其子女入学也享受同城化待遇。“由于工作忙,以前最担心孩子上下学,现在每天看到儿子坐着时髦的‘长鼻子’校车上下学,心里很踏实。工作好、生活好、环境好、有满足感,现代化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离开老家在张家港务工的“新市民”周文娟说。
从普惠迈向特惠,张家港人的幸福指数一路上扬。(茅哲峰 田文华 徐文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