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内,“房叔”、“房婶”先后粉墨登场,广州的网友们最近很为官员的房产“闹心”。广州市纪委迅速介入,查实了“房叔”、“房婶”的房产并及时向外公布,并已经将有违纪情节的“房叔”蔡彬移交司法机关。在为纪委及时“亮剑”击掌叫好的同时,不少网友也陷入深思——广州还有多少“房叔”?如何预防“房叔”层出不穷?官员财产公示看来是一条必由之路。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预防腐败最好的利器就是阳光。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在国外被称为“阳光法案”,正是大众的监督杜绝了权力的暗箱操作和种种“潜规则”运作。官员财产公示在加强监督、预防腐败方面的作用不言自明,而且也是国际通行惯例。
由于种种原因,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在我国讨论了多年,至今未付诸实践。近来,一些高层官员的表态,让人们嗅到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破冰的端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就曾表示,要逐步实行财产公开制度,在制度上建立一套完备的、便于群众监督的办法,才是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最有效的途径。对于是否会带头公开财产的问题,俞正声表示,只要中央决定,自己很容易公开。无独有偶,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回答有关官员财产申报的问题时表示,广东也在试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今后会继续探索。
长期以来,人们寄望官员财产能由上至下公开继而全面推行。这或许是因为大众认为,高官应率先垂范清正廉洁,这固然没有错。不过中国改革一直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路径。自上而下的改革大刀阔斧,自下而上的改革积极稳妥。翻阅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不少重要变革都是从基层起步,在取得成功后由中央总结经验并向全国推广。中国国情复杂,因此由点至面、小步快走式的改革最易于成功。
“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有基层的首创精神。”在11月21日召开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必须依靠地方先行先试,“不搞先行先试就吃不透”。
拔剑四顾,谁来做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寄望于广州。笔者认为,广州率先推行官员财产公示,至少有三大优势。
一是广州有先行先试的改革传统,广州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城市,从放开物价到引入外资,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锐气今天仍是广州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是广州有透明公开的政治风气。从空气质量到“三公”消费,广州政府信息公开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一项统计信息表明,广州市老百姓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高达9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群众对反腐倡廉满意度的评价平均分90.76分(根据2011年6月广州市创建办城市文明指数测评)。
三是广州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官员财产公开的制度基础。目前广州已经实行市管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据报载,每年一月广州市管领导干部必须由本人在线填报7项表单,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表、个人收入申报登记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登记表、配偶子女从业信息登记表、主动上交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以及其他贵重物品登记表等。目前,市纪委监察局正按照省纪委的统一部署,着手整合公安、工商、国土房管、税务等部门信息资源,建设预防腐败信息系统,今后只要通过系统一查,就能知道官员有几套房。
应该说,广州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申报与公示不同,前者是向上汇报、接受组织监督;后者是向下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财产申报制度构成了公示的基础,但最终能否迈出最关键一步,仍要看当政者是否拥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改革勇气。
也许有人会说,财产公示从基层开始,反腐是不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上层贪,上梁不正下梁歪;基层贪,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拥有20多套房产的“房叔”,到2年贪腐2000万的区城管队长,近年来查处的基层贪腐大案表明,基层反腐形势严峻,到了不得不大力整治的时候。官员财产公示由下至上推广,不仅有利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更有利于维护庞大的执政根系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任何一项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的利益。但诚如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腐败问题解决不好甚至会“亡党亡国”。20年前,广州率先打破计划经济的坚冰,振臂一呼天下应;今天,我们依然有理由期待广州突破改革的重重障碍,为制度改革率先破啼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