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反腐觀察

中秋國慶將至,哪些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值得警惕?

2016年09月12日09: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9月12日電 日前,中央紀委對6起中央和國家機關干部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公開曝光時,有關負責人強調,中秋、國慶兩節將至,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緊盯住享樂奢靡問題,密切注意隱形變異“四風”,加強監督檢查。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自從嚴格實施“八項規定”以來,“四風”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遏制,但在減少存量的同時,查處各種新形式隱形手段已成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糾“四風”、遏增量中的一大重點和難點。從近期各地查處的典型案例來看,都有哪些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值得警惕?

舌尖上的腐敗變出“新花樣”

1.【吃喝轉移或“潛水”】有的轉移到企業食堂,開銷讓下屬企事業單位或服務管理對象買單﹔有的由本地轉移到異地,自認為“外地安全”﹔有的由高檔豪華飯店轉移到偏僻隱蔽的農家樂、單位食堂、培訓中心﹔或者鑽進社區民居,以“私房菜”為掩護,逃避監督。

2.【隱秘“家宴”】一些干部為規避單位監管和公眾監督,以朋友之間聚餐的名義,在某個熟人家裡擺宴。從採購到烹飪都由家屬包辦,然后由開酒店的朋友或者其他經商的朋友開出發票,拿回單位虛構項目報銷。由於整個過程在相對封閉的私人住宅內進行,發現和取証都比較難,打擊效果不明顯。

3.【報銷“竅門”】江西省於都縣紀委干部肖星揭露了公款吃喝報銷的一些“竅門”:一是“拆分發票”,將大額公款吃喝消費採用拆分發票的方式降低消費金額。二是“秘密挂賬”,在固定飯店秘密挂賬,不一事一結,採取階段性結賬,導致檢查人員無法檢查明細、招待次數、金額。三是“調換科目報賬”。對超支招待費採取開具辦公用品等其他費用開支的方式予以報銷。

車輪上的腐敗穿上“新馬甲”

1.【公車私用變身“私車公養”】有的領導干部打起了私家車的主意,利用手中的簽字報銷權,將私車維修、油耗等費用,直接由本單位“消化”,各種花費不低於在編公車,形成“私車公養”模式﹔有些領導干部私車的運行費用以公車名義在單位報銷,採用加油卡方式,一次大額充值發票報賬,具體加油次數、車輛、行程等無法檢查明細。

2.【“隱匿”公車身份】有的用套牌或假車牌隱藏公車身份,公務用公牌,私用換私牌或不挂牌。有的公車私用,將車停放在比較隱蔽的地方,不直接停放在事發現場。有的私下購置超標車,隱匿不報。

3.【“租用”、“佔用”】有的單位從領導的親屬、朋友等特定利益關系人手中長期租車,並向其支付高額的租車費用﹔有的單位公共交通經費管理使用方面審核把關不嚴,存在租用車清單不清楚、派車單不完整等問題。有的以各種名義長期借用、佔用下屬企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的車輛為己私用。

公款旅游披上“新外衣”

1.【“移花接木”】有一些景點、景區原本跟廉政文化毫無關聯,為了能夠承接公務團隊,生搬硬套植入廉政元素,扛上清風之旅的牌子攬客,迎合個別單位、部門的需求﹔還有的以“組織黨日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之名,舍近求遠搞“紅色旅游”﹔有的打著學習、考察、培訓、調研等幌子,往往“公款旅游順帶開會”、“旅游中間插播會議”。

2.【“蹭游”】有的在組織“企退人員”、“老干部”活動、“學生出國游學”中,以服務人員、帶隊教師等身份“搭車”享受公款旅游。有的以各種理由利用“公權”蹭游,接受服務對象邀請旅游。

3.【“改道”】有的公款考察團組擅自變更路線和更改行程,延長境內停留時間,繞道景區游玩或探親訪友,往往事先准備兩份行程單,一份報賬用,一份是實際行程,但費用全在公款中列支。

收送禮金、禮品等用上“新神器”

1.【“互聯網+”】一些違規送禮行為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利用微信紅包、物流快遞、支付寶轉賬、電子充值點券等方式收送禮金、禮品等。部分電商推出多款可在其網站任意購買禮品的VIP電子儲值卡,收禮者隻要通過電話、網絡,憑賬號、密碼就可獲得相應禮品,一般售價在兩三千元,甚至上萬元。有的還提供“私人定制”服務。

2.【“空卡”、“簽單”】有的為了“避嫌”,不直接送財物,而是先在豪華酒店、健身美容等高消費場所預付資金,官員消費簽老板單,或直接消費不留痕跡。一些高消費美容、健身機構、大型酒店商場都能將會員卡做成不記名的“空卡”,沒有使用期限,可以一卡多人使用,使用者隻需知道卡號,就可以報號消費,非常隱蔽。

3.【“規避節點、地點”】有的異地提取禮品、禮金,搞所謂的“物理隔離”,有的規避“五一”、“中秋”、“春節”等重點、高風險時段,提前或延后收送禮。

大操大辦婚喪嫁娶使上“新招數”

1.【造假賬】有的人在收禮登記簿上做手腳,剔除管理服務對象等,留下親戚朋友再造一本假賬冊,以便在被舉報時拿出這塊“擋箭牌”。

2.【收錢不操辦】一些黨員干部認為不把以前“隨”出去的“禮”借自家的“紅白喜事”撈回來就“虧”大了,繼而採取隻收錢不操辦的手法,規避查處。比如有的黨員干部通過電話或短信群發的方式,將有利益關系的管理相對人聚集在一起,採取類似“見面會”的方式收取禮金﹔還有的黨員干部採取“下基層”的方式,到被管理對象的單位、住處走上一圈,聊聊家常,被管理對象心領神會,一般都及時“表達心意”。

3.【異地辦酒或化整為零】實踐中一些領導干部大操大辦,採取異地操辦、他人代辦等策略。辦宴者直接把宴席設在偏僻的老家,借機斂財。還有一些領導干部大操大辦,在宴請賓朋時化整為零,今天安排一撥兒,明天安排一撥兒,實際上該請的一個也沒有少請,該來的一個也沒有少來,該收的錢一分也沒有少收。

(綜合中國紀檢監察報、浙江日報、蘭州日報等媒體報道

相關新聞


今年被查處的省部級官員中哪些人違反了八項規定?

第九輪巡視整改全公布 各家"清單"哪些看點值得關注?

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玉焯嚴重違紀被雙開

揭秘:中紀委如何對高級領導干部進行談話提醒?

盤點:中紀委首發十五起違反《問責條例》典型案例

反腐觀察:今年被查處的21名“老虎”中13人已被黨紀處分

十八大以來已有9名中央委員 13名中央候補委員落馬

(責編:李源、高雷)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