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紀委推薦清代名臣胡林翼家風:不取一錢以自肥【2】

2016年03月01日09: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採訪札記

公忠體國為已任 家國情懷代代傳

胡林翼是晚清名臣,也是湘軍創始人之一。相較於曾國藩、左宗堂等人,胡林翼的名字已被很多人淡忘。對胡林翼近距離的了解,首先從胡林翼陳列館開始。邁入朱紅色的大門,胡林翼銅像,堂堂而坐,寧靜而威嚴。

在胡林翼陳列館,遒勁的“欲正人心,引為已任”的書法,講述著主人匡扶社稷、義無返顧的責任擔當。懷揣“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胡林翼一路過關斬將,進京趕考,出仕為官。在“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兩銀”的貴州安順,胡林翼大膽整治吏治,通過辦學、治匪,將安順治理得井井有條。在湖北,他擴編湘軍,統帥湘楚,將天下第一破爛之鄂,變成天下第一富強之省。胡林翼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不貪污,不結黨,不營私,不計毀譽,生時任勞任怨,死后官囊如洗。這份為官、為人的操守,不僅是一種道德,更是一種品格。

在胡林翼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殫精竭慮創建箴言書院,傾其所有造福一方百姓。直到如今,胡氏家族的興學思想依然在延續。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胡林翼第五代孫女胡遂,就在岳麓書院,接受了我們的採訪。在她看來,先人治學為報國。“士人讀書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其終極目的還在於報效國家。”胡遂認為,胡門重學,就是希望子孫后代都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而她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終堅持以德為先,把教學與育人有機結合,教育學生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

歲月流轉,晃眼百年。瑤華山下,箴言中學的原址,青石殘碑上鐫刻著英雄將士當年的情誼,和胡林翼那份傳承湖湘文化、藏書利於讀書士子的莫大情懷。從一本書到一所學校,走過160多年的時光,先人最初的文化薪火依然升騰跳躍。明亮的教室裡,林翼班的學子們響亮地朗讀著《弟子箴言》,鏗鏘的聲調,傳遞的是希望,更是力量。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49年生命旅程裡中,胡林翼用躬行實踐賦予生命以永恆的意義。作為讀書人,他對事業忠誠,對國事關切。今天,這份公忠體國的擔當精神,正在后輩的代代傳承中熠熠生輝。(劉道遠)

●專家點評

關山遠:父親和岳父共同打造的胡林翼

胡林翼與曾國藩、左宗棠並稱,為晚清“同治中興”名臣,相比曾、左兩位湖南同鄉,胡林翼身后知名度要小很多,但是,這是一個絕不應該被忽略的人。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領袖毛澤東同志字“潤之”,就來自對胡林翼的敬仰--胡林翼號“潤芝”。

簡單說說胡林翼的事跡:官宦子弟出身,才華出眾(曾國藩曾稱“潤芝才力過國藩十倍”),當過一段時間的浪蕩公子,后來奮發圖強,迅速崛起。先是將湖北治理得井井有條,“糜爛眾棄之鄂”變為了“富強可宗之鄂”,源源不斷為湘軍提供后勤保障。他是湘軍集團不可替代的頂梁柱,自己麾下有精銳部隊,又將武昌打造成湘軍后方重要基地,不斷增進湘軍高級將領的團結,還不遺余力協調湘軍將領與滿清貴族的關系--這一塊很重要,滿清貴族既希望湘軍為之效力,又唯恐湘軍尾大不掉。胡林翼為大局嘔心瀝血,最后咯血而亡,年僅49歲,若不是英年早逝,他的功名不亞於曾左二人--時人都認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左之上。

胡林翼為后人所稱道的,不僅僅是他知兵、理財的才干,更因為他的人品--一是個人修行,為官清廉﹔二是扶持人才,胸襟廣闊。

他為何能夠成為這樣的人?要從兩個人說起,一個是他的父親胡達源,一個是他的岳父陶澍。

胡達源讀書很好,曾以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他對家人教育也很嚴格,傳下四字家規“端敏恆毅”:“端”,人品端正﹔“敏”指思維敏捷,不因循守舊﹔“恆”是恆心﹔“毅”毅力。可以說,“端敏恆毅”在胡林翼身上得到很好的體現,他也將這四字家規傳諸胡氏后人,影響至今。

相比父親,岳父陶澍對胡林翼的影響更大。

陶澍也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他政績卓著,為人耿直。他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三人關系十分密切,他的理學經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愛國主義思想,對這三人影響很大。后人認為,曾左胡三人,可視為陶澍思想與事業的繼承者和發揚者。

當然,陶澍與胡林翼的關系最為密切。在胡林翼還是一個8歲的頑童時,陶澍就看中了他,“驚為偉器”,決定把自己女兒許配給他。胡林翼19歲時與陶澍之女完婚,“倒插門”住進了陶家。陶澍時任兩江總督,對這個女婿真是好,給他請名師授課,還親自教他經世致用之學。

胡林翼本就是聰明人,一旦開竅,用功讀書,很快就成了科場驕子。恰恰在他發奮讀書求取功名的那幾年,父親與岳父相繼去世,他失去了長輩的庇佑,但他已經真正長大了。他牢記著父輩的教誨,不斷磨礪自我,不斷提升自我,很快就在動蕩歲月中,顯示了力挽狂瀾的才智。

他做人做事做官的風范都成為那個年代的楷模,例如,他是湘軍的理財大師,但自己兩袖清風,“誓不取官中一錢自肥”,時人評價他“位巡撫,將兵十年,於家無尺寸之積”。他在給家人的書信中這麼寫道:“我有錢,須做流傳百年之好事,或培植人才,或追崇先祖,斷不至自謀家計也。”這些文字,讓人感佩至今。

他有堅忍的毅力,在亂世苦苦支撐,中流砥柱﹔他又有寬廣的胸懷,識才、愛才和用才,可以說,沒有胡林翼,也沒有后來的曾國藩、左宗棠。《清史稿》是這麼評價胡林翼的:“論其治事之寬嚴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長駕遠馭,驅策群材,用能丕樹偉績。所蒞者千裡方圻,規畫動關軍事全局。使無其人,則曾國藩、左宗棠諸人失所匡扶憑藉,其成功且較難。”

對曾國藩,胡林翼甘做嫁衣,為他擔任CEO、糧草官、公關先生多重角色,無怨無悔﹔對左宗棠,他曾七次舉薦,堪稱伯樂。胡林翼去世后,曾國藩、左宗棠均悲痛異常,左宗棠“有淚如絲”,在祭文中這樣寫道:“自公雲亡,無與為善。孰拯我窮,孰救我褊?我憂何訴,我喜何告?我苦何憐,我死何吊?”

清人唐文治對胡林翼有兩句恰如其分的贊語:“此其量,江海之量﹔此其心,江海之心也。”

是的,胡林翼是父親和岳父的驕傲,他沒有辜負他倆的心血﹔胡林翼更是胡氏后人的驕傲,他至今還在影響他們。

陶海洋: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

捍衛國家,是胡氏家訓的第一條。胡林翼從投身科舉仕途開始,他就與一般士人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定位。吏治腐敗是導致社會矛盾趨於激烈的一個重要因素。胡林翼對於當時清朝官員的貪腐及其危害有切膚之痛。有鑒於此,胡林翼立誓清廉自律,做一名清官,“誓不取官中一錢自肥以貽前人羞”。從胡林翼家書可知,他不僅不污一錢,連自己的養廉銀都很少貼補家用,往往“至發益陽私家之谷以濟軍食”,以捐廉助餉。對於貪污官員,胡林翼即予嚴懲,決無寬貸,要求糧台速議節儉約法,“糧台應辦雜物,及年節送禮,三五日內,擬通飭各營,一律停止”,規定“不張蓋、不設儀、不頂戴、不入署”的辦事方式,對別人的饋贈,一概拒絕或交公。

胡林翼為官廉明,執政清新,建樹不俗。胡林翼說:“吾輩做官,如仆之看家,若視主人之家如秦越之處則不忠莫大焉。”強調官員要“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胡林翼說“所稟四端,均有仁人之心,君子之度……擇正人,不擾民。事事挾一至誠惻怛之心,以與民相見,便是實心愛養之道”,要求各級官吏稟承“仁愛”之心,擁軍愛民,重視對病殘和無依無靠的弱勢群體的撫恤,要求待如兄弟。胡林翼嚴於律己,克己奉公,憂國憂民,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江蘇科技大學教授 陶海洋)

陶用舒:選賢任能 為國求才

胡林翼治黔撫鄂十余年,深切感受到,社會動蕩不安的關鍵原因,不在於盜賊橫行,而在於社會人才得不到重用,“國之求才,如魚之求水,鳥之求木,人之求氣,口腹之求食,無水、無木、無氣、無食,則一日不安,日即於亡。得水、得木、得氣、得食、則生。”因此,治理社會亂象,若要治本,首先當求“人才”。胡林翼始終把訪求人才當做首要任務,注重培根固本,主張唯才是舉,破格提拔。胡林翼禮賢下士,虛心相待,在武昌設寶善堂,在黃州設儲材館,專門安排14楹房屋,待遇優厚,“意欲為事賢友仁之居。”胡林翼說:“正士非誠心訪求,必不屑為官辦事爾”,對於這些賢良之士,要傾心相待,使他們心甘情願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國家服務。胡林翼深信:“國家之敗,由官邪也”。由於現實中科舉制度不能有效地選拔優秀人才,他對官員隊伍缺乏“精剛之氣”十分不滿,而“救天下之急症,莫如選將,治天下之真病,莫如察吏,兵事如治標,吏治如治本”。官員在軍政事務中起關鍵作用,地方治安一旦出現問題,少數干練的官員,能夠起到數萬軍隊不能起到的作用。胡林翼認為舉人須破格,選才須循名責實,任用無親疏。同時,他對選用人才有著嚴格的標准,要重節氣,要腳踏實地,必須要保持廉潔、高效和勤政的作風,主張及時彈劾貪鄙、無能的官員,破格提拔基層官員和讀書人。

胡林翼識才、攬才、儲才、愛才、用才、培才,歸根結底是因為“國家生賢良忠直之才,當為國家愛護之”,不是為個人,而是為了國家的事業,是為國求才。(湖南城市學院教授 陶用舒)

趙建超:欲正人心 引為己任

胡林翼生逢晚清亂世,他自問:“吾人生於兩儀之間果為何乎……惟然,吾人當求所以自立,勉為眾人所不敢為、不能為之事,上以報國,下以振家”,認為我們應當尋求自立於林,不隨波逐流,而最重要的就是自身修養。

他切中要害地提出:“今天下之亂,不在盜賊,而在人心”,世風比戰爭更令人恐懼,然而想要改變今日的風氣,看上去容易,實際上難得很!胡林翼治軍治省治世治心,皆以“性理”之學為原則。他認為,隻有具備踏實儉朴的作風,才可以消除患得患失之心,世上之事難辦,萬事萬物都須放開眼光,不拘泥於成見,實事求是。要想有所作為,就要有真才實學作為基礎,“經天緯地之才,並非騖高遠談奇妙之謂,不過踏實二字,便是奇才”。胡林翼指出從政治軍必須“實力整頓,其盡心力,勿執己見,勿拂人情,踏實作出,說實話,干實事,無忘自田間來,無忘讀書本色,總可稍濟於國也”。“天下事隻在人力作為,到水盡山窮之時,自有路走,隻要切實去辦”。胡林翼始終以“欲正人心,引為己任”,即一方面從自己做起,一方面以改變社會風氣為第一要務,將“正人心”當作自己應盡之責任。(胡林翼陳列館館長 趙建超) 

相關新聞


中紀委推薦“民居瑰寶”黨家村:家訓形式非常獨特

中紀委推薦朱熹家風:晚年安守清貧 他人惠贈財物一概謝絕

中紀委告訴你唯一正史立傳的女將是如何煉成的?

今年以來已有7名省部級干部被查處(一覽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李源、姚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