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
——各級黨組織必須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使管黨治黨真正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的一貫要求,是黨章總綱明確提出的關於黨的建設的根本方針。
尊崇黨章、繼承優良傳統、適應時代發展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管黨治黨規律,在我們黨90多年歷史上首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並將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辟了黨的建設新境界。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習近平總書記在六次全會上深刻闡釋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內涵,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這一戰略思想,為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方向。
“全面”,就是要管全黨、治全黨,面向8700多萬黨員,覆蓋黨的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嚴”,就是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治”就是從黨中央到基層黨支部,都要肩負起主體責任,黨委書記要把抓好黨建當作分內之事、必須擔當的職責﹔各級紀委要擔負起監督責任,敢於瞪眼黑臉,勇於執紀問責。
從嚴管黨治黨,要向黨中央看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提出並帶頭執行八項規定,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把管黨治黨使命扛在肩上,帶頭落實主體責任,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歷史擔當,向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亮劍,為全黨作出了榜樣、樹立了標杆。以上率下、示范引領,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成為新一屆黨中央鮮明的執政風格,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管黨治黨根子在黨委,關鍵靠擔當。然而,中央開展數輪巡視所發現的問題當中,比較顯眼的一項,就是一些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仍然存在責任擔當缺失、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的問題,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失之於軟,有的甚至鬆到破了底線。這些問題,直接作用於管黨治黨實踐,必然會消減正風反腐的力度,影響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
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被稱為“問責年”的2015年,全國共有850余個單位的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和1.5萬余名黨員領導干部因“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受到責任追究。問責的數量,達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峰值。問責一個,當警醒一片。要想不挨板子,沒有什麼別的辦法,唯“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方為正途。
擔當,既需有堅決的態度,也需有科學的方法、有效的措施。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深刻認識、准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和要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加強紀律建設,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增強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別力,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站穩立場、把准方向,做到“四個始終”:始終忠誠於黨,始終對組織坦誠,始終正確對待權力,始終牢記政治責任﹔堅持高標准和守底線相結合,既要注重規范懲戒、嚴明紀律底線,更要引導人向善向上,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
![]() | ![]() |
相關專題 |
· 聚焦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