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紀委推薦“高干子弟”楊升庵:明朝四川地區唯一狀元

2015年12月23日08: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昨日,中紀委網站推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第25期:《四川新都楊升庵:一曲詩詞傳天下 "四重""四足"教子孫》。楊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明朝著名文學家。正德六年(1511年)中狀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

楊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高干子弟,但他沒有變成一個坑爹的紈绔子弟,要歸功於嚴格的家教。楊氏家族家學淵源、家風淳正。楊升庵23歲便考取狀元,是明朝四川地區唯一的狀元,曾任經筵講官,也就是為皇帝講書的官員。受父輩影響,他為官清廉、剛直不阿。公元1524年,在明朝著名的政治斗爭“大禮議”事件中,觸怒嘉靖皇帝,被罷官杖責,並終身流放雲南。

楊升庵像

楊升庵簡介

楊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明朝著名文學家。正德六年(1511年)中狀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明嘉靖三年(1524年),在明朝著名的“大禮議”事件中,因觸怒嘉靖皇帝被終身流放雲南永昌衛(今雲南保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於雲南戍所。

楊升庵一生勤奮好學,博涉百家,其詩、詞及散曲創作水平很高,尤以《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名揚於世。《明史·楊慎傳》記載:“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據統計,楊升庵生平著述達百余種,涉及文學、哲學、史學、地理、民俗等,均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后人輯為《升庵集》。

桂湖一景

楊升庵故居

桂湖園林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是楊升庵在故裡的紀念地。“桂湖”因楊升庵在此沿湖遍植桂樹而得名。歷經明、清及近現代修建,桂湖現有升庵祠、升庵書屋、黃峨館及樓台亭閣等古跡20余處,基本保存了清道光十九年的建筑和布局。其中,升庵祠為桂湖的主體建筑。

桂湖面積46500平方米,水域佔16300平方米,是一座花木扶疏、樓閣掩映的園林。粉荷凌波,桂蕊飄香,是桂湖獨具的特色。

楊氏宗祠·景清堂

楊升庵家訓

“一門七進士,宰相狀元家”的新都楊升庵家族,歷來清白傳家。也正是在這種優良家風的潤澤下,逐漸孕育出世代相傳的家規家訓。如今,在楊氏家族現存的光緒乙未本《楊氏族譜》和民國辛未本《新都楊氏家譜》兩本家譜中,除記錄著楊氏先祖清廉為官的事跡之外,也記載了楊氏的家規家訓。

“四重”家訓。楊升庵曾祖母熊夫人曾留下“家人重執業,家產重量出﹔家禮重敦倫,家法重教育”的“四重”家訓,教育子孫敦睦人倫,興家立業。

“四足”家訓。楊升庵流放雲南前夕,借前人創作的《四足歌》,從居住、飲食、娶妻、育兒四個方面教育子孫淡泊名利,節儉持家。

臨終遺訓。楊升庵於嘉靖三十八年(1599年)卒於戍所,臨終時,他以“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后身”評價自己的一生,同時告誡子孫重義輕利、見義勇為。

此外,新都楊氏還有一條不成文的愛鄉族規:凡是入朝或在外為官,均不能忘記新都父老鄉親,每次回鄉,必捐資為故鄉做一件益民的善事,以報答家鄉的養育之恩。

楊升庵·新都楊氏家訓摘編

一、實干

家人重執業①,家產重量出②。

——摘自新都楊氏《貞壽堂遺訓》

【注釋】

①執業:做事業。

②量出:量入為出。

【譯文】

子孫后代要守業尚勤,努力做事業,方可生財興家﹔要崇尚節儉,量入為出,方可傳承家產。

二、禮教

家禮①重敦倫②,家法③重教育。

——摘自新都楊氏《貞壽堂遺訓》

【注釋】

①家禮:治家的禮儀。

②敦倫:敦睦人倫。

③家法:治家的規矩、禮法。

【譯文】

治家的禮儀在於敦睦人倫,對父母要孝順,夫妻關系要和睦,兄弟之間要友愛﹔治家的禮法在於重視教育,增長后人智識,提升族人才干。

三、儉朴

茅屋是吾居,休想華麗的。畫棟的不久棲,雕梁的有壞期。隻求他能遮能避風和雨。再休想高樓大廈,但得個不漏足矣。

淡飯充吾飢,休想美味的。膏粱①的不久吃,珍饈②的有斷時。隻求他粗茶淡飯隨時濟。再休想鵝掌豚蹄,但得個不飢足矣。

——摘自《新都楊氏家譜》

【注釋】

①膏粱:精美的飲食。

②珍饈:珍奇名貴的食物。

【譯文】

用茅草蓋的房屋是我的住處,其實不必過於華麗,不要老想著住高樓大廈,就算再富麗堂皇的屋子也會有壞的時候,有一個能遮風避雨的住所便夠了。

粗茶淡飯能夠讓肚子不再挨餓,不要老想著吃美味的食物,能時時刻刻吃到這些粗茶淡飯就很好了,因為再精美、再珍奇的食物也有被吃完的一天。

四、知足

丑婦是吾妻,休想美貌的。隻求她溫良恭儉①敬姑嫜②。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個賢惠足矣。

蠢子③是吾兒,休想伶俐的。聰明的惹是非,剛強的把人欺。隻求他安分守己④尋生計。再休想英雄豪杰,但得個孝順足矣。

——摘自《新都楊氏家譜》

【注釋】

①溫良恭儉:溫和,善良,恭敬,節儉。

②姑嫜:丈夫的母親與父親。

③蠢子:不過於精明的孩子。

④安分守己:為人規矩老實,做事不越軌。

【譯文】

我的妻子不必過於美貌,漂亮俊俏未必是好的事情。隻希望她能夠溫和善良、謙恭節儉並且孝順父母長輩就好。

我的孩子也不必過於精明,有時候過於聰明和剛強也未必是好的事情。隻希望他能夠安分守己找到自己謀生的辦法,孝順長輩就足夠了。

五、重義

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后身。

——摘自楊升庵臨終遺訓

【譯文】

面臨有利可圖的事,不敢搶在別人的前面去謀取﹔看見正義的事,不敢走在別人的后面而回避,一定見義勇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醒、李源)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