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損害群眾利益的“碩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城市房屋拆遷建設處原處長董金生利用職務之便,伙同他人共同及單獨套取拆遷補償資金,侵吞國有資產396萬元,收受賄賂15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貴州省貴陽市城市綜合執法支隊白雲大隊原副隊長舒翔因在巡查違法建筑過程中接受吃請並收受賄賂,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司法機關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吉林省乾安縣所字鎮操字村村委會原主任吳信騙取退耕還林補助款,受到開除黨籍處分,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收繳違紀違法所得﹔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南川鄉紅陽村黨支部原書記楊進仁等6人因貪污農業專項補貼資金被開除黨籍,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
在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過程中,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紛紛通過媒體公開曝光其中的典型問題,及時對廣大黨員干部開展警示教育,讓損害群眾利益的“碩鼠”無處遁形。通過對各地公開曝光的損害群眾利益典型問題進行梳理可以發現,一些管錢、管物、管項目的基層干部成為腐敗的高危人群。
基層干部直接跟廣大人民群眾打交道,對人民群眾來說,基層干部的所作所為,直接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諸如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吃拿卡要、違反土地政策以及套取、侵吞、挪用強農惠農資金等基層干部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就像嗡嗡亂飛的“蒼蠅”,令群眾深惡痛絕。
權迷心竅,利令智昏。不少違紀違法的基層干部,曾被黨和群眾寄予厚望,卻最終敗給了權、錢二字。在已經公開曝光的各類損害群眾利益問題中,民生資金管理和征地拆遷過程中的違紀違法現象尤為突出。以陝西為例,據統計,去年年初至今年6月下旬,該省共查辦貪污賄賂案件678件962人,其中399人在新農村建設、惠農資金管理等環節被查辦,174人在征地拆遷和保障性住房等環節被查辦,民生資金管理和征地拆遷兩個環節被查辦人數佔總人數一半以上。此外,安全生產、礦產開發等方面以及涉企、醫療、教育等領域也都出現了一批把不住“權力關”的違紀違法人員,因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造成的社會影響不容小覷。
怎樣管住“亂伸的手”
密切聯系群眾是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必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各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及時分析研判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存在的原因並提出對策,管住少數基層干部“亂伸的手”,正是踐行群眾路線、保持優良作風的有效途徑。
當前,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為何易發多發?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當前基層權力運行過程中存在不夠陽光透明的情況,給了某些基層干部伸出手來暗箱操作、營私舞弊的空間。越是在基層,一把手的權力越難得到有效制約,“一言堂”、拍腦袋作決定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防止利益沖突的機制不夠健全,某些基層干部在資金、利益、資源分配時優親厚友,甚至利用公權力作為掩護謀取私利。
其次,監督管理不到位。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轉型期,權力履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缺乏有效制約的情況,社會公眾、媒體輿論監督在有些地區得不到發揮,監督形式多為事后懲處,對基層干部的監督管理體制機制仍有待於逐步健全完善。
此外,某些地區基層干部收入偏低、后顧之憂較多,垂直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之間關系尚待理清等現實因素,也與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易發多發的狀況密切相關。
管住少數基層干部“亂伸的手”,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各地各部門必須抓住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一契機,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狠糾基層干部“四風”問題,持之以恆地推動作風建設取得實效。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健全完善並嚴格執行選人用人制度,強化對民生項目和資金的管理,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真正扛起監督責任,認真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堅決糾正和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嚴肅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此外,還需有針對性地出台相關政策法規以規范基層權力運行,扎實開展村務公開、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完善農村“三資”管理,深入持久地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切實維護群眾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閆鳴)
![]() |
相關專題 |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