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堅守法治信仰職業良知之楷模

張飚:淡泊名利一生清廉從不跑關系

2014年04月14日14:25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淡泊名利一生清廉從不跑關系——記新疆石河子市檢察院監所檢察科原檢察員張飚(四)

堅持原則不留權力尋租空間

作為一名監所檢察干警,手中握有的權力其實也不小,服刑人員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情形都要過駐所檢察官這一關。

張飚嚴格要求自己,執法不徇私情,遇事堅持原則。張飚經常講:“做人要有原則,做事要有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違反原則、突破底線。”

2010年6月,一位熟人專門來到張飚的辦公室,一番寒暄后,說明來意:她的一位親屬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現在石河子監獄服刑,這名服刑人員刑滿釋放的前一天正好是他兒子的生日,能否看在她的面子上提前一天釋放她的親屬,讓這名服刑多年的親屬能參加自己兒子的生日宴會。

張飚回答說:“我也是一個父親,我能理解做父母的感情,但法律就是法律,它不能因兒女私情而改變,少服刑一天,即使我允許,法律也不允許。”

這位熟人一再軟磨硬泡,但張飚就是不鬆口,最后她隻好悻悻地回去了。

2009年的一天,張飚接到了一個老同學的電話,說是同學聚會,要求他務必參加。張飚如約來到了酒店,發現除了自己同學外,還有幾個陌生人,其中一人是一名服刑人員的親屬。

特有的職業敏感性使張飚馬上意識到了什麼,便找借口准備離開,他的同學立即從裡面追了出來,在張飚的再三追問下,老同學道出了真相。原來,這名罪犯親屬打聽到張飚的情況后,覺得直接找張飚不合適,就通過多方了解,找到了張飚的這位同學,希望以他為橋梁,來建立起與張飚的關系,為自己親屬今后減刑創造條件。

老同學講完后,希望張飚能給自己一個面子,張飚當即拒絕,並對這位同學說:“這不是面子的問題,而是我的做人原則和底線問題,我作為執法的監督者,更不能以情枉法,這飯我不能吃。”說完,他便離開了酒店。

生活簡朴默默工作默默奉獻

走進張飚的家,就像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其中能看到許多家庭已經停用的電風扇、縫紉機,能看到白綠色的牆面,有一間臥室還是水泥地面,客廳的幾塊地板磚已經開裂,衛生間頂棚的牆皮已經脫落。

張飚祖孫三代五口人,曾擠住在這套房子裡。如今,張飚女兒已嫁人,在烏魯木齊生活,張飚夫妻還住在這棟老房子裡。

家中的陳設簡朴,許多家具20多年從未換過。但張飚的愛人張玲卻從未抱怨過,她和張飚對現在的生活都很知足。

“我們住的是檢察院家屬樓,前后左右的鄰居都是檢察院的領導,逢年過節,就能看到許多張飚的同事到領導家串門,有時我也勸張飚多走動走動,和領導搞好關系,但他一次門也沒串過,他就不是那種人。”張玲說。

張飚家客廳中的牆上挂滿了家人的照片,讓這不大的房間內頓時充滿溫馨。其中一張是張飚和張玲的寫真照片,照片中,兩人容光煥發,就像年輕人的婚紗照一樣。

張飚是熱愛生活的人,在張玲看來,張飚“愛上網,愛學習,愛跳舞,比較現代”,“他是一個有愛心、細心的人,他發現小樹上有阻礙生長的鐵絲會擰下來,去海濱旅游會帶上裝垃圾的塑料袋”。

多年來,張飚始終堅持清廉的工作生活,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默默工作,默默生活,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記者李恩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