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燕 張振宇
他愛笑,笑時眉眼彎彎。
他愛笑,笑容能融冰雪。
他愛笑,笑裡有著太子山的胸襟,大夏河的氣度。
見過他的人,無不被他的笑所感染。化解群眾矛盾糾紛,他耐心地撫平怒氣,笑容溫和﹔年輕同志犯了錯,他細致地一一指正,笑容和藹﹔群眾遇到困難找他幫忙,他有求必應,親力親為,笑容親切......
他,就是甘肅省優秀紀檢監察干部,臨夏州尹集鎮紀委書記、回族干部馬維華。
4月5日,臨夏縣尹集鎮政府紀委監察室的崗位台上,依然保留著馬維華的照片。記者 李平 攝
然而,2014年1月30日,大年三十這一天,在距離工作地點不到10分鐘車程的古城山上,他窮盡全身力量,為黨和人民站完了最后一班崗。他的笑容也隨之永遠定格在了熊熊的山火中。
大夏河嗚咽,古城山肅立。這個剛滿40歲的河州漢子,用20個年頭,詮釋了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本色,譜寫了一曲堪稱時代楷模的先鋒壯歌。
晴天霹靂!天地無聲,山河失色。
他在大夏河身畔長大,他與它血脈相連,氣質相融。
“調離一年,仍有村民到單位找他”
——他有著大夏河的深情,是人民群眾心中的好書記
圖為馬維華在臨夏縣尹集鎮大灘澗村的聯系戶秦蓮梅接受記者採訪。記者 李平 攝
農歷正月初四,沉痛的哀思依然密布。
上午10點左右,一名中年婦女來到了古城山下。她踏著大火焚燒過后的草木灰,根據鄉親口裡的描述,一路地尋找。
“我想找到書記倒下的地方。為他燒紙祈福,願他一路走好。”這位婦女名叫秦蓮梅,她家是馬維華在大灘澗村雙聯行動中的聯系戶。
“書記在世的時候,我們無法報答他的恩情。現在走了,我隻想用自己的方式,感謝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秦蓮梅今年57歲,患有腦梗塞,兒子患有癲癇。家裡隻有丈夫王長壽一個勞動力,生活本就困苦。2013年2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王長壽不慎摔倒導致顱內出血,光手術費就花了1.2萬元。
就在愁雲籠罩著這個家庭的時候,書記馬維華知道了這件事。當時,他從臨夏縣井溝鄉司法所調任尹集鎮紀委書記一職不到5個月。
“他來來回回家裡跑了好幾趟,除了關心我丈夫的康復情況,親自帶著我去鎮裡,通過合作醫療報銷了3000多元,還幫忙寫援助報告。”最終,在甘肅省委巡視組協調下,秦蓮梅一家從臨夏州民政局領到了大病救助和困難生活補助金1萬元,緩解了生活上的困難。“在別人看來,可能這筆錢不是大數目,但對我們而言,是筆救命錢。”
得到馬維華去世的消息時,秦蓮梅正在和幾位鄰居聊天,“就感覺心咚地一下,直直掉了下去。為了我們家裡的事兒,他一次次跑到州上遞材料、送申請,車費從來都是自己掏,我們給他錢,他不要,請他吃飯,他不吃。如今,他就這麼走了。”
在她眼裡,馬維華是大善人,真正的大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