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八項規定下堂會演員轉型 機關“肥肉”吃不到

2014年01月10日10:47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堂會演員:腰包癟了

記者觀察

演員不再進機關 重拾創作進劇場

楊先生說,八項規定的影響明顯,原來的慶祝活動、年度頒獎、大公司的年會都少了。即使有活動,也少有奢華之風,大規模的燈光舞美更是難得見到。在圈內,整個行業的變化和轉型是顯而易見的。

年會這塊肥肉沒了

杜先生介紹,原來企業年會是年底非常掙錢的生意,自己每年年底十一二月份都忙得要命,全國各地接各類演出,一個月到手一兩萬完全沒有壓力。即使到了1月份活也不少,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家過年了。杜先生說:“原來我年底掙錢最多,收入很給力,這一兩年年會基本沒有了,我也就不接散活了。”

楊先生說,原來一些石油、藥材和器械類的大型企業經常會有演出,規模一般也比較大,經常在五星級酒店演出,現在都沒有了。自己接單的幾家銀行的演出,也在中途被取消了。楊先生說:“企業年會演出這塊肥肉基本沒有了,很少能接到年會的活了。”

觀眾面廣了

楊先生現在經常活躍在200-300人左右的小劇場裡,受眾也從原來的公務員、大型企業員工轉型為戲劇圈、話劇圈、藝術圈內的人士甚至普通百姓。他手下的演員也逐漸開始走進小劇場、工作室和普通觀眾互動。由於制作費用低廉,這類演出受到的影響很小,在整體市場相對不景氣的情況下,更顯得增長突出。

北京青年報記者搜索網上小劇場的演出活動發現,這些演出的票價都比較便宜,80、120、180元各個檔位的都有,超過200元的較少,基本上沒有上千元的,有的劇場還有學生票。蜂巢劇場、九個劇場都有較低票價的演出活動,甚至一些大劇場也有不少便宜的演出。

小劇場演出平穩市場飽和

劉女士一直很喜歡各類演出,但之前類似演唱會和各類演出活動門票太貴,很少有機會去。劉女士說:“近一年來,我發現各類小劇場演出活動多了,像東單、王府井、東直門這邊都有一些小劇場的演出,搞笑劇和話劇也就在100元左右,經常會在下班空閑時去放鬆一下。”

新劇場創作計劃的負責人何雨繁算戲劇圈子的業內人士。他向北青報記者表示,盡管八項規定出台以來國家的一些大型演出確實減少了,小劇場也多少受到文藝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影響,但整體上還處於相對平穩和飽和的狀態,所受影響較小,受眾也比較穩定。

聲音

“單位辦活動,我更注重人情味了”

某國企的一名員工介紹說,原來企業經常會有一些大型的活動和演出,現在比較常見的是發一些小劇場的演出票或者電影票,甚至還會有一些小規模的採摘活動。

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的員工陳麗(化名)介紹,八項規定出台之后,單位取消了大型文藝會演等一切慶典活動,取而代之的是單位在建部55周年之際為青年職工舉辦集體婚禮。去年9月,單位為22對職工舉行草坪婚禮,表演和演出都源自這22對新人,僅請了老師對表演內容做做指導,效果很好。陳麗說:“確實現在沒有大型演出活動了,倒是像集體婚禮這樣的綠色活動多了,並且能切實為群眾服務了。”

由於活動性質的轉變,陳麗的活動策劃也有了不少的變化,以前每次辦活動,形式和環節上都比較重視,比如對於條幅、桌標和鮮花的使用都比較在意,現在更注重人情味,有實際效果的內容。陳麗說:“每次辦活動我都會想這些環節有沒有做夠做足,雖也關心實質,但對形式也不能忽略。現在辦的活動更重視人情味,環節什麼的基本上少了很多,也不那麼繁瑣了。”(記者 劉珜 通訊員 唐鵬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