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群眾眼中的好干部
“做事認真、話不多,沉穩、踏實。”這是周亢同事對他的印象。
2008年1月,周亢從南京回到沭陽,考上“大學生村官”,任吳集鎮吳西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副主任﹔2009年9月,任吳集鎮工業辦事員﹔2010年8月,考入沭陽縣紀委監察局工作。
盡管周亢離開吳西村4年多了,但村委會主任陳士超依然記得這個小伙子,“雖然話不多,但見了我和村民總是先笑再開口打招呼,是個好后生”。春秋兩季,周亢和其他村干部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在地裡巡察,勸阻村民焚燒秸稈。村黨支部還把發展黨員的相關材料交給周亢負責,周亢總是認真細致地做好這些工作。
“要視群眾為家人,視群眾反映的事為家事,視群眾來信為家書”,這是周亢學習筆記裡的一段話。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3年9月,周亢著手調查湯澗鎮的一個信訪件,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成功化解了信訪矛盾,當事方都很滿意,當事人張某某特意給縣紀委監察局工作三室送了一面錦旗,以表達感激之情。
翻開周亢生前做的一本本信訪調查卷宗,細讀一頁頁談話筆錄,不難發現他對工作的投入和負責。談到周亢的工作表現,沭陽縣紀委監察局工作三室負責人郝康軍動情地說:“周亢的去世,是我們工作室的一大損失,我失去了一個得力助手。”
家人心裡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
周亢常說,為人子,須盡心報答父母恩﹔為人父,須孝敬父母作表率。2003年,周亢從南京師范大學畢業后,在南京找到了一份各方面待遇都不錯的工作,經過幾年努力,工作順風順水。后來,周光亮被檢查出患有冠心病。周亢得知父親患病后,考慮到父母年齡大了,身體不太好,就決定放棄在省城南京的工作,回到家鄉重新就業。別人替他惋惜,他說:“父母培養我很不容易,現在父母體弱多病,我回家鄉工作,可以多照顧父母。”
起初,周亢在同事、朋友的眼裡顯得有些不太“合群”,因為他總是忙完工作后就回家了,幾乎不參加朋友間的聚會、應酬。“他哪裡是不‘合群’,他著急趕回家,是為了讓幫著看孩子的老母親能歇一歇,為了我能輕鬆點。”說起丈夫,邵海燕哭了起來。
“媽媽,你為什麼哭了?”2歲半的雙胞胎女兒心疼媽媽,不解地問。“媽媽沒哭,媽媽這幾天眼睛生病了。”邵海燕這樣哄女兒。
“我們想爸爸了,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呀?”玩著玩著,女兒又問。邵海燕一邊給女兒看手機裡周亢生前的視頻,一邊說:“爸爸出差去了很遠的地方,要過很久才能回來。”
臨走時,小女孩追到門口對記者說:“叔叔,你要看到我爸爸,叫他早點回來,我們想他了。”(尹 健)
![]() |
相關專題 |
· 致敬基層好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