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校基建腐敗案頻發
安小予並不是今年四川地區,涉案的第一位校領導。
“近期川內有好幾所大學負責基建的人被查出問題,應該狠狠抓一抓。”四川大學一位退休校領導告訴新京報記者,教育部已派出督導組進入川大。
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還有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省衛生學校)校長鄒世凌、四川理工學院院長曾黃麟、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范昕建、黨委書記張忠元等人先后“落馬”,而且案情大多涉及學校后勤、基建。
當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四川省內三所高校“一把手”被調查,在該省高校圈乃至整個官場,引起不小震動。
去年9月20日,四川省屬高校綿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蘇智先也被紀檢部門帶走,同時被調查的還有該校基建處和審計處的負責人。
全國層面,因為基建落馬的高校負責也不在少數。比如今年5月,南昌大學校長周文斌落馬也涉及南昌大學新校區的基建項目。
“基建部門經手大筆經費,容易出問題。”前述退休校領導解釋。
劉明(化名)是國內一重點大學基建處的負責人。昨日,劉明透露,高校基建項目的施工單位用誰不用誰最關鍵,也是產生問題最多的環節。基建項目施工單位需招標完成。校方負責人通過不正當手段找到某家施工企業,事成后,施工企業為了報答當事人,會以金錢等酬謝。
劉明介紹,在他們學校,一個項目的落實是多人負責,不是哪一個人就能操作成功。基建部主要管理施工方,學校在財務處專門成立招標辦,財務處招標,到政府招標中心開標,政府負責監督整個過程,基建部負責和企業簽合同。開工之后有專門的審計處負責全程跟蹤。施工過程中需要的每筆花費,都需要審計處簽字認可。
專家分析,近年來高校腐敗案尤其是涉及基建的腐敗案頻發,高校大規模擴招,擴招之后需要進行校區擴建,是產生腐敗的客觀條件。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則指出,高校領導的權力缺乏監管,行政領導可以直接干涉整個工程項目,整個決策和監督缺乏民主等,是案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任職期間學生曾集體中毒
安小予任職期間,曾出現了川大學生集體中毒事件。這與其主管的后勤工作不無關系。
2012年4月18日,四川大學江安校區74名學生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該事件還引起眾多學生不滿,認為學校對外封鎖消息,發布不實信息。
據媒體報道,四川大學學生會透露,學生集體中毒的原因,是學校二號運動場旁的一個水管接錯位,導致土壤中的沉降物進入管道,污染了水源。
昨日,知情人士証實,這次食物中毒確實是因消防池和學生生活用水池混淆,消防用水誤用為學生生活飲用水,違反二次供水的飲用水國家標准,導致中毒事件發生。
對於上述說法,昨日,川大未給予官方回應。
該知情人士稱,事件發生之后,安小予未受到處理。
昨日,記者未搜到因學生集體中毒事件,責任人被處理的公開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發生中毒事件的“江安校區”也是安小予的“政績”。該校區佔地3000余畝,投資逾26億元,始建於2002年,安小予曾擔任該校區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
(新京報記者 李超 蕭輝 實習生 楊雪 王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