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邱縣廉政漫畫的鄉間生存

從“政府訂單”到“自我造血”的跨越是邱縣廉政漫畫面臨的難題

2013年11月21日08:37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邱縣廉政漫畫的鄉間生存

對話

靠漫畫吃飽飯的沒幾個

北青報:你寫過一篇談邱縣漫畫產業化的論文,是嗎?

侯峻山:是關於邱縣漫畫產業化探索的。我想,漫畫產業化,關鍵要能掙到錢。農民畫漫畫,掙不到錢就無法生存。

北青報:搞漫畫產業,你覺得行嗎?

侯峻山:漫畫產業化,關鍵要以經濟為本,能掙錢。其次需要政府的支持,由縣一級領導來牽頭做。比如廉政漫畫,政府有一些投入,雖然很少,但可以用行政的辦法,把教育資源、文化館的資源和漫畫作者整合起來。還要有媒體推廣,有會運作的人才。廉政漫畫對推廣漫畫是好事。這裡就有政府的力量。但如果不會運作,不懂得利用媒體推廣,什麼事也辦不成。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漫畫作者可能掙不了多少錢,但拉動了相關產業,比如出版。

北青報:在邱縣畫漫畫能掙錢嗎?

侯峻山:掙不了多少。這有幾個層次,一個是當鹽吃,其次當水喝,還有就是當菜吃,能生存要達到當飯吃。

北青報:邱縣是什麼水准?

侯峻山:這方面情況我最清楚。吃菜的不超過30個,更多的是喝水、吃鹽。喝水、吃鹽就是偶爾有些收入,然后很長時間沒有收入﹔吃菜就是收入還可以﹔吃飯就是以此為生了。

北青報:吃飯的有嗎?

侯峻山:很少,隻有幾個。我算一個,張愛學算一個。

北青報:你靠什麼吃飯?

侯峻山:我有文化館的工作,再畫漫畫可以吃飯。沒有活兒,也餓不著。有多少吃多少。

北青報:隻靠工作室,能吃飯嗎?

侯峻山:很難,那我就得開門市,接別的活兒。漫畫就隻能當成草了,吃飯就難了!

北青報:當年你開門市掙了錢,為什麼不做了?

侯峻山:當時日子過好了,掙錢挺快。妻子希望我干下去,我不。為這,我們差點離婚。干“門市”掙錢是“草”。我要干我的漫畫專業,那是我喜歡的“苗”。“草”多了,“苗”就少了,我要事業,不要錢。現在更有成就感。

北青報:如果沒退出,掙了幾百萬,你會怎麼想?

侯峻山:我會后悔。那時候“苗”都死了。

搞漫畫產業化心裡沒底

北青報:“青蛙”是否有把漫畫做成產業的想法?

“青蛙漫畫組”李青艾:現在還談不上。產業化也是領導的想法。怎樣落實,怎樣往前走,都還沒有想。

北青報:領導是什麼想法呢?

李青艾:領導具體什麼想法還不太清楚,只是提到了漫畫產業化,讓農民致富,就是一句話,別的還沒有聽說。我們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北青報:“青蛙”方面覺得這個想法可能實現嗎?

李青艾:這個想法挺好。做產業需要投資呀,如果沒人出錢,恐怕做不成。

北青報:“青蛙”有可能引來投資嗎?

李青艾:我們感覺難,特別是反腐倡廉的漫畫不好辦。還是要政府想點辦法,需要政府有人牽頭,有人做這事,我們大家不善經營。

北青報:“青蛙”不是自己搞起來的嗎?

李青艾:有一些漫畫能有一些利潤,至於怎麼走向產業化,這方面心裡還沒有底。如果領導能引來一些投資,有一些懂經營的人來管這個事情,可能會好一些。

北青報:邱縣有能搞漫畫經營的人才嗎?

李青艾:不太好找。搞漫畫的人隻搞漫畫,不擅長搞經營﹔邱縣還比較窮,有一些經營者也就都是小老板,不可能出錢。邱縣能堅持下來搞漫畫的也就50多人,很多人都改行了。漫畫養不了家。(記者 王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閆妍、高雷)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