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樓堂館所“遁形術”花樣百出
遏制濫建之風更需完善制度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冀、蘇、鄂、湘等地調研發現,盡管中央多次出台規定規范樓堂館所建設,但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花樣翻新蓋大樓。如何遏制樓堂館所亂象?專家認為,行政禁令短期有效,但從長遠看看,還需從制度上斬斷樓堂館所濫建的幕后推手,從執行上嚴格督查違規違法行為。
濫建之風屢禁不止
面對中央重重禁令,一些地方和部門依舊打著各種旗號興建樓堂館所。
《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為規范樓堂館所建設作出過一系列規定:1999年12月,國家計委頒布《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准》,明確各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的建設水平和人均面積﹔2003年1月,中辦、國辦發出《關於繼續從嚴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項目建設的通知》,再次強調“要把有限的資金更多地用於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繼續從嚴控制黨政機關新建辦公樓和培訓中心”﹔2007年4月,中紀委、發改委等七個部委聯合下發通知,對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項目進行清理﹔今年以來,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多次發文,對修建政府性樓堂館所情況開展清理檢查,全面叫停新建樓堂館所。
然而,僅今年以來,各地已曝光10多起豪華辦公樓。如湖北某市地稅局大樓,人均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是省部級機關辦公用房國家標准的近10倍,卻對外宣稱“不是辦公用房,是業務用房”。湖南省某市國土局興建豪華辦公大樓,並將一部分辦公場所出租給酒店,局長辦公室裝修豪華,面積嚴重超標,目前已被有關部門查處。
河北一個縣委書記分析稱,一些地方的樓堂館所建設存在“大、偏、邪、重”四個突出問題。一是“搞大了”,不僅面積超標,其豪華程度也嚴重脫離當地經濟發展實際﹔二是“搞偏了”,有些服務中心建成辦公樓,有的培訓中心搞成了奢侈接待場所﹔三是“搞邪了”,政府辦公樓刻意新建一些人造景觀,裝進了很多風水、迷信因素﹔四是“搞重了”,各地跟風新建辦公大樓“山寨白宮”“小天安門”、豪華廣場等遍地開花。
權力尋租如影隨形
《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中發現,新建樓堂館所已經成為部分干部“撈錢、撈票、撈面子”的手段。
政府辦公樓作為建筑形態,被賦予的職能只是辦公場所。然而,一些干部錯誤地認為“辦公樓有多高多氣派,個人的威信和權力就有多大!”河北南部某縣縣委書記反映,有的辦公樓蓋得像“皇宮”,進門要爬幾十個台階,把“等級觀念”物化異化。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工作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吳亦明說,有的干部將辦公樓視為炫耀地位、享受生活的工具。娛樂室、健身房、休息間……豪華辦公樓裡應有盡有。
江蘇省委黨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世誼教授指出,在一些領導心目中,蓋一棟氣派宏偉的辦公大樓不僅“有面子”,而且“有裡子”,是財政實力雄厚的証明。有的領導干部在一個地方和單位干了幾年,覺得成績斐然,往往想蓋一棟標志性辦公大樓,作為工作業績的總結。“蓋大樓也能贏得內部職工的支持,大家辦公條件改善了,自然會在民主測評時投領導一票!”
尤其需要關注的是,新建樓堂館所成為一些干部的斂財手段。“一座大樓立起來,一群干部倒下去。”多位基層干部反映,中央三令五申下還是有人頂風作案,反映出蓋大樓的利益驅動之大。一棟大樓的建設資金少則數百萬元,多則數十億元,尋租空間巨大。
斬斷權力尋租鏈條
一些專家認為,遏制樓堂館所亂象,行政禁令短期有效,但從長遠看,還需從制度上斬斷樓堂館所濫建的幕后推手,從執行上嚴格督查違規違法行為。
古訓有雲,官不修衙。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賈桂梓認為,當前,一部分領導干部為彰顯政績,把象征權力的樓堂館所建得過於豪華。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對干部的考評,樹立科學的選人用人導向,“誰建豪華辦公樓,誰就不得提拔﹔誰把精力花在服務群眾上,誰就提拔重用。”
吳亦明表示,近年來,屢見豪華辦公樓被曝光,卻鮮有官員被問責。違規成本過低、監管處罰不力,是當前樓堂館所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下一步,紀檢監察部門應切實履行職責,從嚴查處各地超標、奢華的政府性“形象工程”“標志工程”,嚴厲處罰相關責任人,遏制這股濫建樓堂館所的歪風。
一棟棟豪華辦公樓,就是一封封無言的舉報信。一些專家認為,紀檢部門不僅要高度重視媒體和社會的舉報線索,還應把監督關口前移,主動介入政府性樓堂館所的立項、審批、建設和使用,嚴格相關審計審查,切斷權力尋租鏈條。(記者凌軍輝、楊守勇、蘇曉洲、王聖志、李鵬翔、晏國政、周科採寫 圖片由記者周科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