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異地體檢”多為借機旅游 “隱性福利”催生“體檢經濟”
記者調查了解到,類似的“旅游式體檢”在很多地方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中已運行多年,已成為固定的“隱性福利”。一些體檢中心和旅行社從中看出商機,打出“體檢+旅游”服務項目,承攬生意。
“公事”找不到人,原來組團“旅游體檢”去了
去年8月份,浙江台州市黃岩區作風辦接到一群眾投訴稱:星期四、星期五連續兩天上班時間,去某單位辦事,結果整個單位除了寥寥幾個人在,其他人都不見蹤影,跑了兩天都沒辦成事,希望區作風辦好好查查,為什麼上班時間都沒人。
接到投訴后,作風辦立即到該單位進行核實。經調查后發現,原來是該單位組織干部職工到杭州體檢去了。該單位共35個人,除了3人留守值班、收發文件外,其他公職人員全部不在。
經深入了解,該單位32名職工是集體乘大巴車,前往位於杭州西湖景區的某療養院體檢。該單位為每位干部職工安排了價值1700元左右的普通二檔體檢套餐,並在療養院住宿一晚。第二天體檢完成后,又組織大家到西湖周邊景區游玩,於當天中午在酒店吃完中餐后,乘大巴返回黃岩。
區作風辦對該單位整個體檢費用進行了仔細統計:體檢花費5.53萬元,住宿費花費8800元,酒店就餐花費8700元,大巴車租用、景區門票花費1.2萬元,總共花費8.48萬元,平均每人花費2700元左右。
“體檢經濟”利潤高受商家追捧
記者從上海一家知名體檢中心獲悉,他們聯合多家旅行社,打造了一種“全新的健康旅游模式”,可以“借體檢的機會順便旅游一下,既檢查身體,又放鬆身心,可謂一舉兩得”。
負責該項目運營的劉經理告訴記者,這個項目“非常受歡迎,外地機關單位組團參加的多得不得了”。
記者提出,機關單位外出旅游控得嚴,怕發票不好報銷。
為打消記者的顧慮,劉經理“支招”告訴記者其中的秘訣:一種是體檢費和旅游費分開開發票,分別支付。但旅行社開的發票“不太好看”,所以建議採用第二種方法,就是將體檢費和旅游費“打包”支付給體檢中心,由他們轉付給旅行社,發票則統一開“體檢費”,報銷就不會出問題了。
據介紹,接待外地“體檢旅游團”已經成為不少體檢中心拓展的一項重點業務,相比單純的體檢費收入,利潤更為可觀。
在這家體檢中心近期接待的團隊客戶中,就有來自北京、山東、蘇州等地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大型企業。劉經理說,費用方面,體檢費每人500元就足夠了,體檢完了一般安排兩三天的旅游,比如到外灘、豫園等風景名勝游覽,吃飯、住宿都含在裡面,每人費用1500元-3000元不等。
“當然也可以安排更高檔一點,要看你們的經費預算是多少。”劉經理說,他們同時也可以安排到杭州、蘇州等周邊城市短途游。
消費“公款”還耽誤“公事”,“隱性福利”受詬病
據記者了解,類似的“旅游式體檢”在不少地方、單位都存在,且多數將其作為福利。在中央提出“政府要過‘緊日子’”,“三公經費”縮減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開始關注並削減這種“該省的錢”。
消費“公款”,還耽誤“公事”。黃岩區委常委、紀委書記陳波表示,“旅游式體檢”的危害,一是造成“三公經費”浪費,二是影響正常公務時間,損害政府形象。
“旅游式體檢”的實質是“隱性福利”。專家表示,大部分的“隱性福利”可算作是“福利腐敗”,即以福利的名義,無償或者廉價地向本部門的職工及家屬出售國家公共資源。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范柏乃教授表示,“旅游式體檢”很有普遍性,像杭州的不少療養院,都是對外開放的,收費很高,能去療養的多是公費,沒幾個是老百姓。
范柏乃認為,“旅游式體檢”暴露出相關政策不嚴密。公職人員體檢費應該有個明確規定,設置上限,黨政機關尤其是領導干部的體檢費用應當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不能搞特殊化。現在全國上下都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堅決剎住類似於“旅游體檢”“豪華體檢”之類的奢靡之風。(新華網杭州8月1日電 記者王俊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