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羅昌平談實名舉報劉鐵男始末及感受

媒體人當舉報人是無奈的舉動
2013年05月29日09:53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5月12日,羅昌平等到了。

這一天,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一場發酵5個多月的公開實名舉報終於有了結果。去年12月6日,《財經》雜志副主編羅昌平通過微博,向中紀委實名舉報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稱其涉嫌學歷造假、有作風問題,與商人倪日濤結成官商同盟。

有人說,這是微博反腐一次“裡程碑”式的突破。不過,羅昌平對此並不看好,他認為,劉鐵男倒台標本是不成功的,更不可復制。近日,羅昌平接受京華時報記者獨家專訪,詳細還原了實名舉報劉鐵男的始末和心路歷程。

□談動機

想試探政府反腐決心

京華時報:最初怎樣介入調查這件事的?

羅昌平:最早是在2011年的七八月,我在微博裡發現線索,就安排讓一個記者調查。當年11月,《財經》雜志上發表了《中國式收購》和《倪日濤沉浮》。報道涉及時任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他的老婆孩子在自己分管領域的關聯公司裡持股,劉還以發改委的名義發函幫助這個公司獲取銀行貸款,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政商結盟的案例。

京華時報:怎麼從媒體報道演變成后來的舉報?動機是什麼?

羅昌平:后來很多人猜測我的動機,有說“奉旨爆料”“情婦維權的槍手”“個人英雄主義”等等。很多媒體想電話採訪我,我都拒絕了,因為這個動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因為事態每一刻都在變化。

初始的動機,我覺得這事情風險可控。通過自媒體新媒體的平台來爆料,我不能說一定能成功,但風險系數沒那麼大,我也是想試一下,看看政府的反腐決心。

京華時報:當時有沒有想過后果?

羅昌平:想過。第一個就是馬上被屏蔽,第二個就是打擊報復。我想的最糟糕的事是我被免職,這很有可能。但不至於有生命危險,因為這事足夠透明了。

京華時報:會不會擔心被利用成為斗爭的工具?

羅昌平:我考慮了這個因素,隻要自己與這事沒有利益沖突,我擔心什麼呢?我反感“斗爭的工具”這一說法,按此推測,我們媒體的任何一篇報道都可以扣上這樣的帽子,那我們還做不做事。

其間,有人來找我們,來回20多次,希望提供相關証據。我和我的同事張鷺(《中國式收購》第一作者)都拒絕了,我想盡量保持中立,不能在這個事情裡有利益關系。

(責編:李源、姚奕)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人民論壇:當面的批評 背后的贊譽
· 法制日報:清理會員卡,漸次張開的反腐臂膀
· 法制日報:退卡活動讓隱性腐敗無所遁形
· 專家:清退會員卡將擴至公務員系統
· 中國青年報:國企領導職務消費必須向職代會報告
· 京華時報:清退會員卡清污進一步
· 黑龍江方正縣交通局副局長醉駕肇事被停職
· 全國紀檢清卡活動會議隻開20分鐘(圖)
· 涉事項城市工商局副局長被免職
· 圖解:103名落馬省部級高官的啟示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