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黃維)“吳官正從一個基層技術人員到黨中央高級領導,他當的官不小,但是在我們同學眼裡,他沒有任何官架子,是一個好官。”吳官正同志新書《閑來筆潭》座談會今天在京召開。來自社科界、文藝界的專家以及吳官正的校友和同事就該書進行了座談。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原主任、吳官正9年的清華同窗王桂增深情回憶了自己的這位老友。

“我跟他相處近9年的時間,他給我們大家的印象是一個聰明、勤奮好學、生活艱苦、嚴於律己、誠懇待人,既堅持原則、又有情有義的人。”王桂增說,“我跟吳官正是1959年考入清華大學,我們分在同一個班,我們班20人,1965年畢業。他在大學的時候,他的學習很好,很聰明,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他不記太多筆記,但他交作業很快,同學有什麼問題都樂於找他。”
王桂增現場回憶起了一段往事:1964年,吳官正和其他6位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到上海合成橡膠研究所去做畢業設計。“他當時就解決了一個裝置的問題,既提高了裝置的質量,又提高了裝置的安全性。當年北京市委的機關刊物《前線》,曾經介紹了他們這個小組的事跡。由於吳官正學習優秀,畢業設計小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臨畢業的時候,他被授予優秀畢業生,獲得了金質獎章。當時,我們這一屆全校共兩千多名學生,得到獎章的一共是33名,作為優秀畢業生的代表,我們蔣南翔校長親自接見了他。”
“吳官正在生活上非常艱苦。”王桂增回憶,吳官正在大學期間,穿著非常簡單,很少看到他有新衣服。“他從入大學到就業,一直穿著那麼幾件衣服。由於生活條件比較差,在冬天勞動時,在破舊的棉襖外扎一根草繩子,這樣可以稍微暖和一點。他自己在生活中艱難,也從來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吳官正1962年入黨,當時是我們班在大學裡最早入黨的。他這個人為人非常誠懇、說話很爽快,有時候帶一點粗話。因為他本人的堅定性格、誠懇待人,大家對他都心悅誠服。他作為班長和支部書記,自己學習好,以身作則,把我們這個班帶成一個積極向上、非常有影響力的集體。”
吳官正非常堅持原則,令王桂增至今記憶猶新。“他工作之后,媒體曾經報道過,他希望大家不要以他的名義辦事。我們有個同學,他們單位需要鋼材,當時吳官正在武漢工作,他想找吳官正借鋼材,當他知道吳官正有這個原則以后,就放棄了。”
“我們同學都知道,吳官正堅持原則,但他又是非常有情義的人,不管在地方還是在中央,他在地方工作時到北京來,隻要有機會,他都會去看望自己的老師。到北京以后,我們同學有機會聚會,隻要有時間他都會參加。這個時候,他會自己掏腰包請我們吃飯,有時候還給我們同學送禮物,反過來同學給他送什麼東西,他都婉拒了。吳官正從一個基層技術人員一直到黨中央高級領導,他當的官不小,但是在我們同學的眼裡,他沒有任何官架子,是一個好官。我也為有吳官正這樣的同學感到自豪。”王桂增最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