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瞭望:反腐治標治本的路徑選擇

2013年03月04日15:14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2月25日,新華社全文播發了王岐山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的工作報告,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以來,對反腐工作的多次部署之一。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到的信息顯示,黨中央對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的召開高度重視,中央高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會議召開之前,按照中央要求,中央紀委認真籌備此次會議,王岐山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在工作報告初稿形成后,又充分征求了各方面意見。中央紀委常委會先后3次召開會議,對報告稿進行了認真研究和修改。此后,中央政治局先后召開常委會議和全體會議審議報告稿。按照中央領導人有關指示精神,中央紀委常委會再次對報告稿進行了修改,才最終定稿並提交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審議。

這一工作報告的形成過程,折射出的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於反腐倡廉工作的高度重視。

彰顯決心凸顯新意

自2012年11月15日,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新領導集體在中外記者面前首次亮相以來,中央領導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反復強調了反腐倡廉的堅定決心。

2012年11月15日當天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表示: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

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講話指出:“各級黨委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作為承擔反腐倡廉工作主責的紀檢監察機關,其一系列動作同樣引人注目。

2012年11月19日,上任伊始的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中紀委監察部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大會上強調:要將反腐工作引向深入。

中央紀委還印發了《關於紀檢監察機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通知指出:“有案必查、有腐必懲,任何人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黨內決不允許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

2012年11月的最后一天,王岐山召開座談會,就反腐問計於專家。這是他赴中央紀委工作之后的第16天。他在會上說,“黨的作風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

在新一屆中央紀委部署工作的第一次全會——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王岐山明確提出了包括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落實“八項規定”,堅持懲防並舉的反腐倡廉方略,用鐵的紀律打造人民滿意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等下一階段反腐倡廉基本思路。

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分析說,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有關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不打官腔、直指問題。

例如,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同時,以朴素、形象的比喻強調“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並由此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葉篤初說,“破牆”、“入籠”之論,簡明扼要、一針見血,這都是極富創意的機制安排,也是明智的政治努力。

而“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提法,並非新創,在中國共產黨執政的60余年中,屢有此說,但屢有相違的事情發生。在此節點高調重提,讓人民群眾進一步看到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打擊的重點、力度。

已經公布的消息顯示,十八大以來,已有15名廳級及以上干部“落馬”、12名廳級及以上干部被免職。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