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瞭望:反腐治標治本的路徑選擇

2013年03月04日15:14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從“根本”抓起

王岐山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決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強調“黨章是立黨治黨管黨的總章程,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范。”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的多位專家分析說,在工作報告中首先重申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其目的就在於追根溯源,讓廣大黨員干部認真想一想,一個共產黨員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如何以“根本行為規范”自省自律。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表示,在工作報告中如此突出強調“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這在近些年的中央紀委全會上比較少見。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於一些黨員的作為已與黨章的要求相去甚遠。

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認為,黨章所列舉的都是基本要求。突出強調“以黨章治黨”,說明當前特別需要維護黨的純潔性,約束各級領導干部做到信仰不變、立場不移、方向不偏。

何增科說,黨章是黨內大法,具有“元制度”的屬性,是黨內法規的根本制度,是從嚴治黨的總章程,也是對黨員“倫理和職業道德”的根本規范。任何一個黨組織或黨員都不得有超越黨章的特權思想和違反黨章的言行。

以黨章立黨治黨管黨,不僅會使黨的形象盡可能少受傷害,還能防微杜漸,防止黨員干部積小錯成大惡,這種預防也是一種保護。何增科說,如果哪個黨員,謀求了規定外的“私利和特權”,立即被按照黨章嚴肅處理,就可能使其懸崖勒馬,而不致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用黨章制約黨員干部的行為,可以將黨員干部發生的問題解決在“過程之中”,而不是最后“移送司法”。從這個意義上講,“元制度”更能發揮“源頭治理”的作用。

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講話中同樣強調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基本要求”:“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准,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

有關專家指出,不管是習近平強調“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還是王岐山重申黨章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范”,注重發揮“元制度”的力量,其要求都在於從“根本”、“基本”入手,讓每一名黨員認識到,不論擔任何種職務、從事何種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黨旗下宣過誓的共產黨員。

治標與治本的辯証思考

在緊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王岐山指出:“要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標本兼治,當下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這是一個辯証法的命題。正是在這樣一個辯証的思維和行動中,所謂標本兼治,才有了更加接近的可能性。

自2004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以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16字一直是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方針,並寫入了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報告之中。

正如有專家所言,治本要靠制度建設,但制度完善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目前制度上還不完善的條件下,懲治已經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取得階段性的實效,是現實的選擇。“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說明中共對反腐敗從理論到實踐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如何治標?習近平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已經強調,“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

《瞭望》新聞周刊了解到,具體來看,一是將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持查處違紀違法案件一視同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決不手軟。

二是將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貪污賄賂、腐化墮落案件,切實維護黨的純潔性;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嚴肅查辦嚴重損害群眾合法經濟權益、政治權益、人身權利的案件,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三是深入開展糾風和專項治理工作。以解決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加大專項治理力度,確保治理一個領域,解決一批突出問題,努力取得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

而對於治本之道,中央紀委辦公廳副主任劉碩分析說,我們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反腐倡廉道路。包括我們反腐敗的指導思想、方針、工作格局、領導體制、工作機制,還有基本的制度框架,這些都被實踐証明是行之有效的。

劉碩特別指出,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這是我們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我們黨的十八大報告所強調的,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我們奪取反腐敗斗爭勝利最根本的力量源泉。(記者 陳澤偉)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