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大餐“剩”宴,樓堂裡的高檔氣派,奢侈中的會議慶典……最近,以餐桌浪費為代表的各種浪費現象進入公眾的批評視野。“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而這些浪費大多又由公款支出,更是遭到人民群眾的反感。
推杯換盞,喝壞了黨風;樓堂會所,隔開了民心;豪華奢靡,毀掉了斗志。日前,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新聞媒體組織了關於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討論,對人們關心的這一熱點問題迅速作出回應。
檢察機關是專門懲治腐敗的國家法律機關,如果檢察人員與這種公款浪費、大吃大喝、奢侈豪華搭上邊,不得不說是一種“尷尬”,更是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遠。然而現實中,確實存在著一些不良現象,比如會議規格超標,迎送人員冗多,更有個別檢察人員,開著警車、帶著當事人或者相關單位去高檔場所飲酒消費,造成了極其不好的影響。
“正人先正己”。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尤其是反對公款浪費,檢察機關應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應當認識到,發生在檢察機關的公款浪費現象,有著極大的危害性,不僅有損於檢察人員清正廉潔的社會角色,更有損於檢察機關的執法公信力,有損於檢察機關嚴格公正規范執法、理性平和文明執法的形象。今天,來自上海、湖北的消息都告訴我們,各地檢察機關正在積極制定措施,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正在成為我們每一個檢察人員的共識和行動。
作為檢察人員,我們還應當認識到公款浪費之風對社會肌體的極大危害。公款浪費不像貪污受賄那麼引人注目,卻是滋生消極腐敗的溫床,“舌尖上的浪費”很有可能導致“舌尖上的腐敗”!我們在行使檢察職能時,應當對公款浪費現象及時加以關注,積極作為,提出對策,剎住這種不正之風。這於己,是職責所在;於社會,是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