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中國青年報:先問問公眾最反感哪些不正會風

曹林
2013年01月21日08: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地方兩會正如火如荼,在“八項規定”的指引下,各地都在治理不正會風問題,贏得公眾認同。有的地方嚴治打瞌睡和逃會,有的地方劍指鋪張浪費——比如,廣州節儉辦會后,沒有了往日的酒席,政協委員曾志偉甚至抱怨“講節約本來挺好的,就是有點吃不飽!”政協委員劉軍也笑言“分量少了點”。山西兩會還設置了會風會紀監察舉報接待室及舉報電話,並提出“八不准”要求,不發放紀念品,不擺放拱門、氣球、花草,不制作會議背景板等等。

改進兩會作風,公眾當然舉雙手贊成,但改到讓代表委員們“吃不飽”的地步,可能就有點兒過了。我想,這應該不是公眾所希望看到的結果。這也暴露出當下轉作風改會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接地氣、不近人情。不開門傾聽民意,不問問公眾最反感什麼不正會風,結果很容易走向極端,變成僵化的形式主義。

其實,相比鋪張浪費,會上打瞌睡、玩手機,甚至逃會、缺會之類,更需要改進的會風,或許正是場內與場外的隔閡感和割裂感。中央倡導改會風,其本意是要讓會場內外形成共鳴,找到“共同的利益感覺”。

所以,我認為,轉作風和改會風不應該是政府系統內封閉的自我轉變和改正,而應該更開放和透明。比如,改會風非常好,是為了讓公眾滿意,那麼就有必要先問問公眾最反感哪些不正會風,然后再作相應的改變、改正和改革,那才是順應民意的真正改革。

比如,如果認真傾聽過民意,真正了解公眾所思所想所追求,就會明白,公眾看會上打瞌睡和玩手機的代表委員,從某種角度上講,甚至有點同情。且不說很多地方的會議沉悶和無聊,領導的報告拖沓冗長,有些甚至充滿官話、套話、假話和空話。如果遇到這樣的會議,即使再精神的人也難免被催眠。人們也許不喜歡那些台下的瞌睡虫,但更不喜歡那些台上的講話者。不能隻許台上催眠,不許台下瞌睡。

如果真正問過民眾對代表委員的意見,就能明白,公眾並不是那麼不近人情,也不是時時盯著代表委員的吃喝,盯著他們住什麼酒店。隻要參政議政有成果,代表委員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負選民和公眾的期待,在會場上代表民眾表達了意見,負責任地進行了監督,即使稍微吃點兒好的也不是什麼大事。最起碼得讓人家吃飽吧,這是民主應該付出的成本,也是開會的基本花銷。鋪張浪費需要治理,更需要治理的是看不到議政的成果。

如果真了解民意所指的話,就會明白,會風只是兩會最淺層次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不是盯著“作風”,而是改進兩會規程,創造條件讓代表委員真正擔負起參政議政的責任,創造讓他們不打瞌睡、不玩手機、不逃會的議政氛圍。比如,其一,讓喜歡打瞌睡的人進不了人大政協,改進代表委員的產生機制,讓那些喜歡打瞌睡和逃會、沒有參政議政能力的人當不了代表委員﹔其二,讓他們打不了瞌睡,改變兩會會場的沉悶氛圍,讓大家唇槍舌劍地討論問題——大家熱烈地討論問題,而不是聽領導作冗長的報告,交鋒與辯論,讓瞌睡虫想打瞌睡都打不了﹔其三,讓他們不敢打瞌睡,也就是讓兩會更加透明和開放,在納稅人的監督下開會,代表委員的一言一行都在陽光下,他們也不敢打瞌睡和逃會,不敢住豪華酒店,不敢借機胡吃海塞﹔其四,讓他們不願打瞌睡,也就是讓政府不僅要接受監督,還要有回應,讓代表委員覺得說了不是白說,說了能解決問題,能起到作用,他們就願意說了。

改作風,要改形式上的不正之風,更要改自閉的作風,學會傾聽和解讀真正的民意,那樣才會為民而改﹔也才會打破隔閡,讓公眾覺得那會並不是跟我們沒有關系,人民的代表並沒有脫離人民。

(責編:李源(實習)、朱書緣)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深圳南山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韓江被逮捕
· 陝西神木現“房姐” 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 香港廉政公署首戰側記:總警司葛柏受審前 大法官屢受恐嚇
· 北京每輛公車年均預算花費3萬元
· 研究生請20高校晒“三公”天津大學回應決算完畢將公開
· 陝西神木"房姐"被曝在京擁20余套房產 總價值近10億元
· 國企女經理退休后被舉報貪污 涉案1900余萬被判無期徒刑
· 北京兩會取消警車開道
· 中國青年報:官員借用豪華車算不算受賄
· 中國青年報:如何懲治“房妹”背后的家族式腐敗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