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開始,浙江省溫州市直屬27個部門的一把手針對當前工作和明年的規劃進行了總結匯報,整個過程持續了兩天,全程現場直播。溫州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因溫州金融改革一度成為媒體競相追逐的對象,一向能從容應對的他,在發言時一反常態,臉上不停地直掉大汗珠(12月24日央視網)。
通常我們看到的情景是,普通公民要到政府機關辦事,被官員踢皮球,四處奔波,跑得滿頭大汗﹔而一些官員從來隻見他們在上級領導面前緊張得滿頭大汗,哪裡見過他們在平民百姓和電視鏡頭面前緊張得滿頭大汗。這一改變,是對官員和民眾關系的歸位,值得大力提倡。
就現代政治學而言,官員的權力來自民眾的賦予,他們的俸祿也是民眾納稅所得,因此,他們就應當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謹小慎微地對待民眾的每一件事情。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公務員是人民公仆,人民是主人,而公務員是為其提供公共服務的公職人員。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時也強調指出“權為民所賦”。因此,官員在民眾面前保持必要的緊張和謙虛,被民眾問責和挑刺是正常的,而官員對民眾頤指氣使,讓公民緊張得滿頭大汗,那才是本末倒置。
但是,在目前由上級選任下級的選官制度和下級隻對上級負責的責任機制面前,這種關系經常被倒置。官員們由於隻受上級的提拔,他們隻對上級要求的事項負責,而不需要面對民眾的挑選,無須面對民眾的責難。所以,他們根本沒有可能面對民眾責問而緊張得滿頭大汗的情形,進而他們也就沒有多少心思將民眾關心的事情放在心底。
電視直播官員述職,讓官員開始有了緊張感,甚至有官員緊張得滿頭大汗,我覺得,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官員和民眾的位置進行了回歸。這讓官員知道,他們的工作是要面對全體市民,是為他們服務的,他們的工作要經受住市民的檢驗。實際上,如果官員們平時習慣了民眾的挑刺與責難,如果普通公民隨時可以找到官員反映問題和批評他們的工作,媒體隨時可以對他們工作進行監督,特別是如果代表能隨時對不稱職的官員提出罷免,我相信,這樣身經百戰的官員,平時就會把工作做好,也有應對媒體和民眾的經驗,也就不用緊張得滿頭大汗。他們緊張得滿頭大汗也許恰恰是平時接受監督少了些。
關於電視直播官員述職,並非溫州首創。早在2007年12月,河南省漯河市委常委以及100多家市直正縣級單位,陸續在當地媒體刊播2007年工作匯報或述職報告。2010年,廣東省湛江市10位區(縣、市)委書記一把手,向湛江市委述職述廉的大會通過網絡和電視向數百萬市民全程直播。這些活動都開始讓官員有對民眾負責的意識,但實踐下來效果並不特別好。官員對民眾是上心了,但實質的東西沒有改變。
這裡面原因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往往搞“新官上任三把火”,等人走了茶就涼了﹔二是電視直播述職,還是領導意圖多,而民眾意志少,主要還是領導來決定官員是否稱職,官員還是以貫徹領導意圖為主﹔三是電視直播述職,往往是形式大於實質,直播風生水起,但實質到決定是否稱職,往往還是輕鬆過關。
要讓電視直播官員述職起到真正效果,我個人認為還是必須將這種形式制度化、常態化,不能一任領導一個制度。當然更重要的是,要真心誠意請民眾代表過來評議這些官員,不要又成了官員評議官員。最后,要完善配套制度。例如,加強輿論監督,完善人大代表監督和罷免官員制度,讓官員平時也要遵循民意,樹立為民眾服務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