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恩施州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在省纪委履职评议中,排名全省第二位;省统计局年度社情民意调查,恩施州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二。“恩施州创造了纪检监察工作‘小气候’,形成了正风反腐的强气场”,省纪委第四调研考评组如此评价。
而在同年2月2日,省委第一巡视组在向恩施州反馈巡视情况时给出的评价却是:“土司遗风”犹存、“山寨意识”浓厚、“特权思想”严重。
前后两次评价形成鲜明对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里发生了什么?
落实主体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
拿着省委第一巡视组反馈的沉甸甸的“问题清单”,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坐不住了。他主持召开州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力求在全州上下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州委常委一班人率先垂范,向社会作出“一起干事、共同干净、共同监督、共同进步”的公开承诺,从常委会自身建设抓起,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去年3月赴恩施调研时要求,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部署,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地生根;要对照省委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以整改为契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场雷霆万钧的落实主体责任、强力反腐惩贪风暴在恩施州掀起。
州委迅速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的落实主体责任领导小组,并组建主体责任办公室。各县市、乡镇、州直各部门党委(党组)快步跟进。全州迅速组建主体责任办公室234个,实现由上而下严密的主体责任落实体系专设机构“全覆盖”。
历时数月举办15期“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专题培训班,让1478名县级干部深受教育。全州各县市和州直部门举办培训班130多次,7688名科级以上干部被“念紧箍咒”。
州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正风反腐工作17次,听取州纪委工作汇报42次。州委负责人多次到州纪委现场办公,查看卷宗,与纪检干部讨论案情,总结发案规律,像分析经济工作形势一样分析研究正风反腐工作。
压力层层传导,责任落地生根。全州各县市、乡镇积极行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全州强力推进,一股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强大气场逐渐形成。
重拳惩办要案
25名“县官”被查
2015年2月2日,也就是省委第一巡视组在向恩施州反馈巡视情况当天,时任副州长肖作文因严重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
省纪委查办肖作文案,揭开了恩施州2015年查办大案要案序幕。恩施州纪委监察局敢于亮剑,精准发力,以铁的手腕,大力惩贪治腐——
2月15日,恩施州国税局局长黄华启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
4月16日,恩施州经济开发区副主任何慧被查;
5月27日,州水利水产局副局长薛昌斗被查;
8月20日,州政府副秘书长、巴东县原县长刘冰被查;
10月9日,建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本国被查;
……
其中,州水利水产局原副局长薛昌斗案,涉案金额230余万元;州国税局原局长黄华启案,涉案金额200余万元;建始县原副县长陈德忠案,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对每一名干部的查处,都给官场带来一次不小的‘地震’,既治病救人,也形成震慑。”恩施州委常委、纪委书记陈江龙说。
去年,该州纪委坚持优先处置省委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不轻易查否、不轻易放弃、不轻易放过问题线索。自办案件46件,是前3年总和的近2倍;查处县处级干部25人,同比增长178%;查处乡科级干部330人,同比增长267%。各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这些冰冷数字的背后,蕴藏着恩施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汗水,饱含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推进正风肃纪的热切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