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纪委网站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29期:《江西修水黄庭坚:遗子万金不如教之敦睦》。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文学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书法精妙,独树一格。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开山鼻祖。著作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词》等。
黄庭坚在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登进士第,历任汝州叶县县尉、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太和知县、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职。黄庭坚虽仕途多舛,但他所倡导的“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的从政主张,贯穿于他一生的仕途之中,深受后人景仰和爱戴。
●黄庭坚纪念馆
黄庭坚纪念馆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县城南山崖上,紧临修河,危崖兀立河畔,山巅登高望远,平地视野开阔,古树参天,四季葱翠。馆内有门楼、溪山自在楼、山谷祠、九曲廻廊、澄秋阁、顺济亭、冠云亭、一翠亭等多处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有石门、藏龙洞、荔枝崖、钓矶、摩崖题“佛”等名迹,陈列有《松风阁》、《经伏波神祠》、《赠邱十四》、《墨竹赋》、《茶宴赋》等书法碑刻100多篇,馆藏文物427件,标本1万多件,其中黄庭坚撰文并书写的《王纯中墓志铭》及《宋故徐纯中墓志铭》均为宋墓出土,所作行楷在传世黄庭坚书法作品中少见。
黄庭坚纪念馆——濂山书院
●双井《黄氏家规》
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曾主持制订《黄氏家规》,共二十条,对行孝、为友、从业、求学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强调对待祖宗,犹如水木之源,不可忘也;对待父母,犹如天地之大,务宜孝也;对待兄弟,犹如连枝之人,须互助也;对待邻里,犹如唇齿之依,必相敬也。并强调读书乃诫身之本,显扬宗祖之要务,后生学子务必典籍精通、文章通晓等等,不仅本族奉为祖训,也被当地百姓奉为楷模,世称“黄金家规”。
此外,黄庭坚在晚年也留下一篇《家戒》,总结一些家族兴衰的原因告诫子孙“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和睦相处,齐心协力维护好家族的传承发展。
黄庭坚手书的“戒石铭”
●孝廉楷模黄庭坚
黄金家规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凡我子姓亲存者,务宜随分敬养……”
江西的西北面,有一条河蜿蜒流过,这条河就是修河。而有着“华夏进士第一村”美誉的双井村,便坐落在修河上游的修水县杭口镇。
双井村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据史料记载,仅宋代双井村黄氏家族就出了48位进士,其中4人官至尚书。可让人好奇的是,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双井村,如何能走出这么多进士,造就这么多人才呢?
黄庭坚第三十世孙 黄国华:
为什么会出这么多进士呢?从我们中理公(黄中理)开始,就订立了二十条严肃的家规,所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一直延续至今。
如此说来,双井黄氏家族之所以兴旺发达,人才辈出,一个重要原因是黄氏族人一贯奉行重孝行道、重文讲礼的祖训家规。
《黄氏家规》由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祖父黄中理主持制订,这为双井黄氏的兴旺发达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黄氏家规》共二十条,对行孝、为友、从业、求学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强调对待祖宗,犹如水木之源,不可忘也;对待父母,犹如天地之大,务宜孝也;对待兄弟,犹如连枝之人,须互助也;对待邻里,犹如唇齿之依,必相敬也。并强调读书乃诫身之本,显扬宗祖之要务,后生学子务必典籍精通、文章通晓等等,不仅本族奉为祖训,也被当地百姓奉为楷模,世称“黄金家规”。
黄氏的家规家风不仅造就了双井黄氏的繁荣,而且由一村一乡辐射到一县一州,乃至更为广泛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仅宋代修水县就有进士160位,其中最著名、最具影响的当属宋代大书法家、著名诗人的黄庭坚。
涤亲溺器
黄庭坚从小聪颖,好学上进。5岁时,即能背诵儒家“五经”;7岁时,便能写出“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的诗句;14岁时,黄庭坚跟随舅父李常到淮南一带游学。在外游学期间,黄庭坚日夜牵挂着远在家乡的母亲,他在诗词《初望淮山》中真切地写道:“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展露出黄庭坚自小就拥有的仁爱与孝心。
背井离乡四年后,黄庭坚终于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也就是从那时起,黄庭坚每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所使用的马桶。母亲看见黄庭坚每天这样为自己清洗马桶,难免有些心疼。
【黄母】坚儿,这等事怎能让你一个堂堂男儿来做,还是为娘自己来吧。
【黄庭坚】娘,堂堂男儿固然应该创大业、干大事,但如果都不能为自己的母亲分忧解难,又何以为国效力、为民分忧呢?
黄庭坚“涤亲溺器”的孝行感人至深,被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成为中华儿女的典范而世代传颂,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画轴增添了温润莹彩的一卷。
大爱无疆
如果说黄庭坚对母亲及家人的爱只是一种小爱,那么将父母之爱化为对广大百姓的深沉之爱则可以说是一种大爱。
宋熙宁二年 (公元1069年),黄庭坚远赴汝州叶县(今河南省叶县)任县尉。当时,河北灾情严重,加之又发生强烈地震,因此,难民便纷纷涌入叶县。黄庭坚积极组织救援并亲自参与赈济和安置。目睹灾情,他感同身受,由此赋诗感叹。
黄庭坚纪念馆馆长 朱一平:
在这么一个背景下,黄庭坚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流民叹》。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
从这首《流民叹》中,我们可以触摸到黄庭坚那亲民为民的仁爱之心,感受他那将普通灾民视作自己亲人的真情真意。
元丰四年(公元l081年),朝廷推行食盐统一派销。当他得知差官里正倚仗权势,不仅强行派盐,而且敲诈勒索,欺压百姓时,他当即限令三天之内把勒索山民的钱粮和牛猪如数归还百姓。
黄庭坚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始终保持了一个士大夫清正廉洁和“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的品行操守。他在太和县上任不久,就亲笔书写了孟昶《戒石铭》中的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十六字箴言,并刻成石碑,立在官署衙前,表达和传扬匡扶社稷、廉洁从政和敬民爱民的心志。宋绍兴二年六月,宋高宗曾颁旨将黄庭坚手书的《戒石铭》颁发到全国各州县,刻成石碑,警诫各官吏心怀百姓,为民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