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纪委推荐湖北“公安三袁”:高中进士 穿草鞋回家报喜

2015年11月10日10: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今日,中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推出第19期《湖北公安三袁:敦厚家风哺育文学三子星》。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出生于荆州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三位袁姓兄弟,三兄弟是明朝万历年间“公安派”(亦称“性灵派”)文学代表人物,史称“公安三袁”。三袁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力挽复古颓靡之习气,开一代文学之新风,为嗣后三四百年间绵延不断的文学革新思潮揭开了宏大序幕。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带您一起领略“公安三袁”的风采。

三袁画像

公安三袁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出生于荆州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三位袁姓兄弟,他们分别是:

袁宗道(1560-1600年):字伯修,号石浦,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春坊右庶子等职,著有《白苏斋类集》;

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吴县知县、顺天府教授、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等职,著有《袁中郎全集》;

袁中道(1570-1626年):字小修,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南京吏部郎中等职,著有《珂雪斋集》。

三兄弟是明朝万历年间“公安派”(亦称“性灵派”)文学代表人物,史称“公安三袁”。三袁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力挽复古颓靡之习气,开一代文学之新风,为嗣后三四百年间绵延不断的文学革新思潮揭开了宏大序幕。

《袁氏家教十则》之教孝慈

袁氏家训

袁氏家训分两部分:《袁氏家戒十条》、《袁氏家教十则》。《家戒》和《家教》各10条,分别从道德自律和立身行事两方面对族人进行警戒和教育。

袁氏先祖迁入湖北公安后,垦荒种地,勤劳节俭,开创家业,后制订出了本族家规家训,传家二十二代、五百多年。其核心理念是“立德”和“做人”。强调控制个人私欲,遵从社会礼制,注重内在品格的养成与人生事业的发展,始终把人生的道义与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袁氏家训擅长教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言导人,蕴藉着科学的育人思想。袁氏家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地掀起了读书求知的热潮,使公安大地秉承革新精神与进取意识,民风淳厚,思想开化。

“教孝慈”、“笃友恭”

强调在家庭中孝敬慈爱,对朋友笃实恭敬。“在家为孝子,出门为忠臣”。一个人在家中的道德养成就是在社会中立身行事的基础。“三袁”的成长以及日后的成才、成就,与这种严明的家教家训是分不开的。

上慈下孝,惠养了“三袁”的心性品格,而朋友之间恭谨笃诚,也拓宽了“三袁”兄弟的人生道路。与“三袁”相往来者,莫不如沐春风,如饮甘醴。

“设义学”、“尚勤俭”

袁氏家族对文化教育有着很高的认识,积极倡导文化与求知,并明确把资助求学写入家教细则,显示了袁氏一族的开明智慧和远见卓识。

荆州市社科联副主席、《人文荆州》主编 谢葵:

崇尚读书,崇尚求知,这一家训在袁氏家族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但掀起了一股读书之风,而且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三袁”标举“性灵”的旗帜,在晚明文坛树起了一座丰碑。他们的声名远播,甚至传到了海外。

倡导勤俭持家是袁氏家族一贯的理念。

《家教》中写道:“勤者,所以专其志也,志专则业精,业精则人无旷职,此成家之本也;俭者,所以节其用也,用节则积厚,积厚则饥馑无虑,此起家之源也。”

“三袁”后裔 公安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袁丹锐:

我们家族一直秉承这样的家训,房屋不必过华,衣冠不必过美,饮食不必过丰,朋友往来不必过费,生日满旬不必延宾,冠婚丧祭不必越礼,贫穷时不忘本分,富贵时不忘珍惜。祖上既尚勤俭,又乐善好施,嘉靖年间,公安大闹饥荒,先祖袁大化先生,拿出两千石稻谷和两千两银子救助灾民,事后当众销毁所有借据。“公安三袁”及袁氏家族,就是以以人为本的美好家训传承于世的。

“正心术”、“立人品”

袁氏家族强调人的精神修养与道德自律,要求心术端正,人品中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道义被看作是他们人生的准绳。

“三袁”兄弟高中进士后,母亲让他们脚穿草鞋回娘家报喜,旁人不解。三兄弟已经是人上之人,怎么要穿着草鞋?其母说,就怕他们做了官,忘了本。特意让其脚穿草鞋,就是要接地气,长记性。做人要堂堂正正,为官要清正廉明。

公安三袁研究院副院长 张遵明:

袁宏道曾任吴县县令,以前,县衙的猾吏们办事故意拖沓,老百姓叫苦不迭。而袁宏道处理公事快速公允,办事之人很快就能得到答复,一餐饭的功夫就能解决问题。老百姓十分感激,称他为“升米公事”的好官。

“三袁”老大袁宗道,在朝廷翰林院为官,清正廉洁,从不受取他人一钱,死后身边只有三十两银子,连后事都是靠亲友借钱当物操办的。

“急国课”、“遵礼制”

立身处世要常想到国家。《家教》对族人从社会责任、义务、法度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大事奄临,务宜恪遵礼制,宁戚宁俭,慎勿蹈习流俗,有坏名教”。教导族人依法度行事,宁可自身辛苦一点,俭朴一点,也不追随流俗,做有损社会风气的事,如此则社会有序,国泰民昌。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只有先治理好个体的家庭,然后才能使整个天下安定昌泰,这就是家规家风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的意义。

“三袁”后裔 公安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袁丹锐:

作为“三袁”后裔,我们一直传承着良好的家风。具体来说,就是做人和做事,联系我的工作,就是要做人第一,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做事就是要为国家多育栋梁,多出人才,多出佳绩。

长江大学教授、楚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北省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孟修祥:

可以说《袁氏家教》,与传统的文化精神,与当代的时代要求,是紧密契合在一块的。我们当代人所要做的就是,怎么把这些精神进行阐释,然后发扬光大。这对后来一代一代的精神传承,可以发挥巨大的精神能量。

今天,“三袁”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文章的高标风范与美好的品德还一直影响着我们。其优良家风传习至今,从袁氏一族走进千家万户,熏陶着人们的品格,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作为现代人,我们也仍需要从这些历史的传承中汲取中华悠久古老的智慧,夯实我们的心灵,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激发蓬勃的力量,去创造更为美好的新生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姚茜、李源)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