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四川通过宣讲约谈等硬措施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川 纪

2014年07月28日14: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咬定青山不放松

连日来,四川省纪委书记和副书记带领5个宣讲团,辗转数千公里深入21个市(州),一线宣讲、一线约谈、一线调研,将党委主体责任的鲜明信号面对面、点对点直接传递至全省183个县(市、区)。

这是四川上下联动,推进主体责任落实的一项力措。

“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失职就要严格追究,要严把责任关口,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省委书记王东明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带头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工作职责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前有党委带头,后有纪委“督战”,一幅由全省各级党组织合力绘制的“主体责任画卷”正在巴蜀大地铺展开来。

率先垂范:牵牢责任“牛鼻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中央纪委关于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相关精神,四川省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将党委主体责任从党委(党组)领导班子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责任3个层面,细分为17项具体内容,形成认识到位、责任明晰、履职尽责的主体责任落实体系。

责任厘清,知田善种。立说立行的落实举措紧锣密鼓——

今年以来,省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王东明33次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批示;

5月6日,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学习部分省(区、市)纪委书记座谈会精神,要求坚决落实中央和中央纪委部署,不折不扣落实主体责任,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作好表率,种好“责任田”;

省委专门发文,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解为7个方面56项具体任务,由省委书记负总责,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工承担相应工作;

……

在省委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压力层层传导。全省各市(州)相继出台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确保落实“两个责任”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宣讲约谈:把责任扛在肩上

制定《意见》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王东明强调,要认真组织宣讲,准确把握“两个责任”的基本内涵与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主体、主动、主责意识,把“两个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按照省委要求,省纪委书记、副书记分别带领由30人组成的5个宣讲团,深入全省21个市(州),召开大会21场,面对面地向市(州)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市(州)直属部门党组(委)和纪检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7175人宣讲“两个责任”意见,解读“两个责任”精神,提出落实要求。

在宣讲过程中,全省21个市(州)的书记、市长和纪委书记被分别“召见”,由省纪委书记、副书记与他们进行一对一谈话。约谈者开门见山了解被约谈者所在地区落实“两个责任”情况;被约谈者直奔主题报告落实情况。

通过约谈,市(州)委主要领导对落实主体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宜宾市委书记王铭晖坦承,过去凡是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都交给纪委,然后就放手不管,现在责任明晰了,自己必须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一些市长反映,在经济发展压力大的情况下,过去只注重抓经济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现在责任在肩,不抓不行了。

约谈结束后,各市(州)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当场签订承诺书,作为考核和追责依据。与此对应,省委将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内容纳入省委工作目标考核,明确由省纪委牵头,省委督查室等单位参加,成立工作组,深入各地开展专项检查,确保“两个责任”落实到位。

巴中市委主要领导接受省纪委约谈后,立即制定“双重约谈”的实施办法,由市委书记和市纪委书记同时“双重约谈”县(区)党委、政府、纪委和市直部门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一个月内就安排42人次进行约谈。

主体责任迅速落实至“基层末梢”。如岳池县委督查办不定期对全县各乡镇和县直部门进行督查,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蒲江县各乡镇党委书记走进社区和农村,宣讲自己的主体责任。全省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机制,通过层层约谈督促、层层“签字背书”督促、层层宣讲督促,以上率下,密织落实主体责任的网络体系。

履职到位:把责任落到实处

挂帅出征,履职到位,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再创佳绩。

省委坚持以落实主体责任为龙头推动党风好转,以严纠“四风”为抓手检验主体责任的落实成效。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持续深化正风肃纪,一以贯之刹“四风”,集中解决政绩观不正确、侵害群众利益、违规选用干部等9个共性问题和各地多个个性问题,坚决防止不良作风反弹回潮。今年1至5月,全省查办涉及“四风”问题案件951件、处分723人,同比分别上升47.8%、56.1%;全省市、县两级内部通报典型案例342件,公开曝光161件。

与此同时,四川省委积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工作,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省委的支持下,四川省纪委内设机构改革迅速调整到位,纪纪检监察室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9个,增幅达125%,执纪监督部门占比达到63.6%,执纪监督人员占比达到57.8%。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190个减少到19个,减幅达90%。“一增一减”,使纪委主责、主业更加突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