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人情吃喝:要管住的就是人之常情

高斌

2013年12月17日08:05   来源:检察日报

原标题:人情吃喝:要管住的就是人之常情

  12月13日,据媒体报道,400名省级党委常委中逾半查摆“人情吃喝”问题。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截至12月7日,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已全部召开。400名省区市党委常委中,228人查摆(即找出问题等不利因素的原因所在,及时修正)了吃“人情饭”、喝“人情酒”等问题。为何这么多领导不约而同查摆出了“人情吃喝”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人情吃喝”是一种亚腐败

  现实中,很多领导干部在观念认识上,对“人情吃喝”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认识不足,以为不直接拿人钱物就不是腐败。

  “事实上,‘人情吃喝’是一种直接的利益冲突行为,某种程度就是一种亚腐败作为。”南通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黄红平认为,人们请领导干部“吃喝”,不能完全说没有相互加深感情的因素,但从现实案例看,更多的是怀着“有朝一日用得上”的目的。

  “在人情文化背景下,一个领导干部或一个高级干部,如果不参与‘人情吃喝’,旁人就会说他不合群,属于另类。久而久之就会被‘官场’亚文化孤立。”武汉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斌雄教授认为。

  在这次整治“四风”中,不难发现,会有一些人以“人情吃喝”搪塞自身存在的其他问题。“这是‘壁虎式’的政治自保行为,说白了,就是避重就轻。不能说没有揭短和亮丑,但还不足以触及思想灵魂,效果有待观察。”黄红平指出。

  记者发现,从全球实践经验看,在清廉指数高的国家和地区,官员对“人情吃喝”的态度,基本是反感的,而且,这些国家的相关制度规定很详细、惩罚措施也严厉。“我们的领导干部为什么做不到,归根结底就是权力没有关进严密的制度牢笼,权力很自由,所以官员很快乐。”黄红平说。

  “对于领导干部队伍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人情吃喝’问题,如果放任不管,必然会逐步演化出各种廉政风险和利益冲突。”李斌雄表示。

  “人情吃喝”是为求得利益

  “人情往来”是否掺杂着攀附公权力以求得某种利益的因素在其中?也就是说,在日常礼仪中是否嵌入了某种不当要求,应是着重考量的关键。

  李斌雄表示,领导干部队伍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人情吃喝”问题,虽然是比较轻微的作风不正问题,但如果任其演化,会在整个“官场”形成不良风气,助长奢靡之风和脱离群众的行为。

  作为掌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应当对每一次“人情吃喝”保持戒备之心。行使公权力、担当民生重任的领导干部,倘若觥筹交错在各种“人情”饭局之间,不仅仅是代表个人行为。如果耽沉于“人情吃喝”,迷失方向,走向腐败是迟早的事情。黄红平认为,领导干部“人情吃喝”盛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制度还不能够贴切现实的生活情境,规定不够具体和详细,执行力不够,惩治力也不强,监督方式更不健全,不能把广大人民的力量真正发挥出来。

  关键是跳出人治思维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等作出全面规范。为遏制铺张浪费和“三公”消费乱象,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陪餐人数、工作餐性质、接待场所等多方面提出了简化公务接待的细化要求。

  “治理领导干部队伍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人情吃喝’问题,必须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还必须建立、健全和落实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机制。”李斌雄认为。

  受访专家表示,管住人情吃喝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的决心有多大。在抓住治权这一根本上,要研究和制定出能够真正反映领导干部生活情境的好制度,给予详细化和具体化,使之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并加大奖惩力度,特别是惩治力度,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监督作用。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权建设的制度化成为政治生活的主题,各种相关制度相继出台,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

  “这些制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但其成效是否能够长久,关键在于思维之变。如果不能跳出人治思维,拘囿于人情的窠臼,即使制度再多、口号喊得再响,那也不可能指望这种‘人情吃喝’乃至腐败治理有多大的效果。”黄红平表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高雷)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