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24小时新闻滚动

秦淮区112个民生工作站“零距离”服务群众

2013年12月03日17:41    

原标题:秦淮区112个民生工作站“零距离”服务群众

林季萱 殷微

  “小区停车位太少,一些人只能把车停到绿地上。”“楼下对面就有人开烧烤摊,经常夜里做生意,吵得我们没法睡觉!”10月底的一天,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大光路街道尚书巷社区,20余位居民你一言我一语,道出小区“挠头事”。

  “你们反映的问题,我们照单全收,抓紧时间一一解决!”当日是社区民生工作站的群众接待日。活动现场,秦淮区正区级领导、尚书巷民生工作站组长王小建带领来自区住建局、卫生局、法院等单位的民生工作站成员现场解答群众问题,一一承诺办理时限。

  在秦淮区,像这样的民生工作站有112个,覆盖全区所有社区(村)。每个民生工作站都由1名区领导负责,由10名左右工作人员组成,每月选择一个周末的下午,准时到对接社区或村倾听民声、解决诉求。

  “相当于把政府搬到群众家门口!现场听取群众意见,现场敲定解决方案和办理时限,不再让百姓‘烦心事’湮没于部门之间的‘批来转去’中!”秦淮区委书记郑跃奇这样告诉笔者。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各民生工作站先后接待群众4025人次,受理群众诉求2551件,已经解决各种问题2066个。

  民生工作站覆盖112个社区(村)
  
  为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使政策措施更加符合群众意愿,秦淮区于2012年4月在所辖53个社区(村)全部建立起民生工作站。每个民生工作站均由1名区领导或区管正职干部负责,工作站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和办公场所,262名党员干部、150名“两代表一委员”(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0多名社区民警、50多名律师和一批志愿者深入对接社区或村倾听民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接待日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则由各社区或村提前5天告知居民或村民。

  区委规定,民生工作站所有成员必须做到“三进三问五个好”,即:身子走进社区、思想走进群众、工作走进实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社情民意了解好、群众困难解决好、矛盾纠纷化解好、方针政策宣传好、基层组织建设好。

  今年3月,根据国务院批复,南京市原秦淮区和白下区合并为新的秦淮区。新的秦淮区成立之后,继续深入推进民生工作站工作,将民生工作站覆盖全区12个街道、112个社区(村),50名区领导带领1400余名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村)第一线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今年6月8日,全区各民生工作站统一开展接待活动,当天共接待群众1055人次,收集各类民生诉求735件,现场答复231件,移送部门办理504件,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不久前,尚书巷社区部分居民向民生工作站反映周边菜场噪音扰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工作站成员多次实地走访查看后发现,尚书巷菜场问题涉及私搭乱建、道路拥堵、菜场管理混乱等多个方面,情况较为复杂。

  为此,民生工作站及时召开工作协调会,由区商务局、城管局、住建局、交管局、街道等相关单位共同成立尚书巷菜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设计综合整治方案,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很快,菜场周边数十处大小违章建筑被拆除,菜场改建和周边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也顺利开工,菜场附近还设立了停车场、划定了单行线,违章停车现象明显减少。

  自从有了民生工作站,群众的各类诉求像雪片一样飞来。每个接待日,全区民生工作站总要受理数百件咨询、求助和投诉。曾经有群众对民生工作站成员很坦率地说:“我们向民生工作站反映问题,不是让你们来解释的,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对于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工作站及时梳理汇总、交办、督办,能现场解决的,及时进行解释说明;现场无法解决的,由带队区领导签署意见,按照部门职责交给相关部门办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带队区领导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会办。对于共性突出问题,全力攻坚解决,由工作站和区委组织部向区主要领导汇报,提交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明确牵头部门、办结时限、经费来源等。

  “民生无小事,必须投入足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予以解决。”2012年以来,秦淮区委、区政府累计安排98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老大难”问题。民生工作站运行以来,全区共修剪存在安全隐患的大树1000多株,安装路灯、楼道灯等1500多盏,疏通改造下水管网382处,疏通改造化粪池63处,整治小区违规养鸡、养鸭、养狗户300多户。此外,还解决了3000多户居民的就医难问题,帮助36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

  群众“吐槽”,干部跑腿
  
  大光路街道公园路44号小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旧小区。今年年初,秦淮区政府将其列入年度出新计划。可当小区出新方案公示后,有40多户居民发现,自家楼前的自行车棚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娱乐小广场。

  今年6月,居民代表将小区出新方案可能带来的噪音侵扰、出新过程中造成的居民雨棚等财物损坏、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向民生工作站一一反映。“我们马上联系区住建局领导,请他们派相关管理人员过来,大家一起现场办公好不好?”民生工作站干部当场承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民生工作站真不赖!”小区居民孙亭立老人高兴地说。

  民生工作站成员和住建局的工作人员随即开展现场办公,走进小区认真倾听居民们的各种“吐槽”。勘查完现场,他们还和居民就小区出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再次进行了沟通。

  随后几天,工作站成员和相关负责人三进小区了解情况,经过反复研究酝酿,重新修订了小区出新方案,将娱乐小广场改建为绿化带,调整了小区环境规划、雨污分流施工计划和车棚重建方案,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

  “社区经常面对许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手段又非常有限。同时,机关拥有较多的行政资源,但往往不直接面对具体问题。民生工作站就是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郑跃奇说。

  认真答复和解释群众关心的政策问题,着力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积极回应群众各类诉求,全区各民生工作站通过一件件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各种小事,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诚意和决心,提升了群众对机关作风的满意度。与此同时,党员干部也在走进基层、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学会了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交流,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来源:中国廉政网)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